本书对类文与比较阅读教学进行了理论阐述与实践例说。第一章从类文的类,比较阅读的比较,类文与比较阅读教学三个方面对类文与比较阅读教学进行了概念界定、价值分析、目标研制,提炼了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教学范式。第二章至第七章将类文与比较阅读联系贯通,遵照类的六大标准同一文体、同一题材、同一主题、同一写作手法、同一作家、同一语文
本书基于让学理论,倡导分享式教学,让学生进行真正的语文实践活动。具体而言,课堂上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让学生进入真情境、真实践的阅读与分享,让学生去备课,写出备课成果,分享自己成果,在课堂分享和交流中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启迪的学习效果,把学生推向课
为什么在新课标中增设跨学科主题学习? 跨学科主题学习有哪些类型与实施原则?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主题如何选择?目标、任务和评价如何设计? 如何统筹考虑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进阶安排?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并安排10%课时予以落实,这对小学语文教师实施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在综合与实践领域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并安排10%课时予以落实,这对小学数学教师实施新课标提出了新要求。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关键问题解读聚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学理脉络和现实意义,结合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答疑解惑。下编经典案例解析选取经典教学案例进行跨学科学习实
本书紧扣新课标关于构建学习任务群的理念要求,以广大一线语文教师针对新课标任务情境难教学转化难个体设计难等教学难点为出发点,选择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代表性单元为研究对象,以语文学习任务群为主学习情境,以同单元异构的方式聚焦单元整体进行创新性教学设计。从单元的整体设计,到学习任务的具体实施,再到设计目标的架构说明,本书能
结构化本身是一个动词,是指使一个事物由混沌、散乱和无序状态转变为某种结构形态的动态过程。单元课程内容组织起来,需要按照学科逻辑和学习逻辑进行有序搭配和排列,使之条理化、纲领化,做到纲举目张。在大单元设计时,需要单元目标结构化、单元内容结构化、单元课型结构化、单元作业结构化……单元结构化目标即
"本书是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配套教材的第2版,本书与同名的已上线的国家精品资源课同步设计和编写。全书较为详细地解读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性质与理念、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对小学数学教材进行了概述,并对国内六个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进行了特色分析;从内容结
"本教材是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配套教材,依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编写,遵循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着力突出师范性和实践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小学语文课程观和教学理念;以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为主线,着重对小学语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大模块的教学目标设计
本书所选案例主要基于作者孩子小学阶段作文,分为写人、写事、写景、写动植物、写读后感5个章节,共有37个案例,其中写人7篇、写事13篇、写景7篇、写动植物9篇、写读后感1篇。这些内容集中于中小学阶段高频作文题材,素材为家里事、班里事、身边事、日常事,分析点评原稿优缺点以及修改稿改进完善之处,紧密结合每篇案例特点探索解析作
在哲学中,答案不是最重要的,思考答案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本书中,日本著名哲学作家小川仁志就通过86个哲学式的发间,如“什么是活在当下”“什么是幸福”“哲学家都很聪明吗”“羡慕别人时我们应该怎样做”“人工智能很可怕吗”等问题,启发少儿读者进行充分的、独立的思考。在书中,作者不仅对这些问题给出了个人的答案或思考的方向,还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