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日记网站自2013年4月设立以来,每日从山大师生及校友的日记投稿中选择一篇最有代表性的日记作为当日头条,每年年底将头条日记结集出版,以进一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展示山大人尤其是一线、基层工作人员的风采,用最真实、最质朴的话语,解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山大人平实的工作状态和昂扬的精神风貌,使大家关注一线、关注基
1941年8月,侵华日军对晋察冀边区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团七连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为掩护万余名百姓及全连撤离,主动将敌人引致莲花峰并数次打退日伪军的进攻。但终因敌众我寡,被逼至绝境。他们毁掉枪支,纵身跳下悬崖,展现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本书是一部反映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先进事迹及抗疫精神的纪实文学。作品以获得“时代楷模”称号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援鄂重症救治医疗队为叙述主体,通过“代述”的方式,生动讲述了医疗队在抗击新冠肺炎中驰援前线、创新诊疗、科学救治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以华西医疗队为代表的医护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专业敬业、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责任与担当。作
《江姐:傲雪红梅》是厉华说红岩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有关江姐的纪实文学作品,由红岩名家厉华先生及江姐故里自贡市委党校副教授陈莎老师共同执笔完成,可谓是有史以来有关解读江姐方面最为翔实的著作。该书采用新史料、新观点,对江姐进行全方位解读。《江姐:傲雪红梅》约16万字,共分为7个板块,讲述了江姐的故乡、童年、人生经历、革命故事
本书缘起于作者经家乡塔鱼浜拆迁后,由一只旧碗开始回忆童年的故乡。从“一只供碗”引入,后分为七卷,每卷主题鲜明,进行“关键词回忆和写作”,以物为题展开写江南乡村人的生活,七卷分别为:“地理志”——以单个地点,如“西弄堂”“水泥白场”展开;“地理志附:父亲的老屋”——以老屋各处,如“厢屋”“灶头间”展开;“岁时记”——以各
这是经典电视剧《大宅门》导演郭宝昌的创作这次他不再用影视的方式,而是以一支文学家的笔,把自己真实传奇人生中所遭遇的那些难忘的奇人奇事,生动精彩地呈现在这本《都是大角色》里。 《都是大角色》以人物写作为主体,呈现了一组精彩绝伦、复杂生动的人物群像:隐身宅门的传奇武功高手和他的纨绔少爷徒弟;外表优雅美丽却在宅门里扭曲变形的
《边疆党旗红——红色阿里党建故事》采用独特视角,运用报告文学的形式,用平实的语言、生动的细节以点带面地讲述了阿里地区的党员干部围绕牢牢把握传承“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等革命精神主题主线,以扎根边疆、无私奉献,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热爱祖国、维护团结,品行端正、纪律严明,善于管理、推动发展,朝气蓬勃、笃学敏行为标准,争
本书记述了河北省中医院的王彦刚教授,作为中医坚守者、传承者和弘扬者,其尊师重教、传承发展、刻苦攻关、治学治家以及为人处事等方面的点点滴滴,特别是其在行医过程中体现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司外揣内、见微知著和以常衡变等高招妙法。
本书以李敏亲历东北十四年抗日战争的经历为主线,兼及对东北沦陷前的历史背景和胜利光复后的解放斗争的回顾,再现了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艰苦、残酷的环境下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抗战的艰辛过程。
2016年到2020年这五年间,景德镇成功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获批创建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今日的景德镇正在建设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书稿《这五年》从记录了景德镇在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披荆斩棘,奋斗进取的过程,反映了景德镇十三五期间社会和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脱贫攻坚等方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