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从本体论经由知识论直到“语言学转向”并非一种偶发现象,而是由哲学本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的必然结果。语言哲学早已扎根于其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之中,阿奎那语言哲学作为整个西方语言哲学发展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中世纪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董尚文编著的《阿奎那语言哲学研究》全面探讨了阿奎那语言哲学的历史渊源、基本论域及
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是时代的课题。本书以这个课题为主题对现代西方哲学家和哲学流派的观点作了梳理,选取了其中二十余位哲学家或哲学流派进行阐释和评论。西方哲学家之间关于技术文化和人文文化关系的讨论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本书把这个过程大体上看作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初始阶段。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是科学主义和技术文化的奠基者
《伏尔泰的一生》一书以伏尔泰本人的书信和诗歌资料为基础,客观详尽地叙述了他的一生。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时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被称为“法兰西思想之父”。书中没有描写他在文坛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也没有描写他反对教会和专制的领袖形象。而是从他是一个私生子,病痛缠身、以诗成名、以商致富、风流成性、精明干
《叔本华论生存与痛苦》选自叔本华的后期著作《附录和补遗》和《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二卷。叔本华认为,意志是构成这个世界一切事物内在的、真正的核心,是“自在之物”,属于形而上;我们所看见的自然界中的物质(包括人、动植物、无机体等)都是基本生命力、自然力,亦即意志的载体;丰富多样的现象世界是意志在各个级别客体化的结果。人
《米诺篇》与《费多篇》皆属于柏拉图早期至中期对话。《米诺篇》正处于此过渡时期,形式上扔具有早期求定义、重伦理、人物刻画生动的特色,而触及的问题如学习即回忆、灵魂不朽皆具有中期对话的强烈特征。《费多篇》则因记录苏格拉底被处死的经过而闻名遐迩,其中体现的形而上学思想与中期注明对话《飨宴篇》《理想国篇》紧密联系。此次译文的简
本书中,作者深入地分析了圣·埃克絮佩里的自然观,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更好地来诠释了这个传奇式的人物,并扩展和深入了对作家以及其哲学思想的认识,探讨了作家对现代文明背景下的人与社会的启示作用。本书是突破了现有文本的局限,采用非传统的主题,打破了单一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是关于圣?埃克絮佩里的自然观研究的少有的佳作,具有一定
《启蒙之后的启蒙——启蒙世界观的内在逻辑与当代反思》以黑格尔哲学之后特别是20世纪“拒斥启蒙”这一重大的哲学思潮为切入点,深入理解各种反启蒙哲学流派所宣称的“启蒙终结”的真实内涵。通过对启蒙世界观的内在逻辑的分析揭示启蒙所蕴含的矛盾,指出启蒙运动作为一个事件并不等同于以批判、反思、超越为根本特征的“启蒙”(即启蒙精神)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术文库:密尔的“大错”》为自2010年开始的“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术文库”中的一本,约翰•;密尔是西方哲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对功利主义和现代政治制度观念有着重大贡献。本选题首次将功利主义理论的原理证明作为一个课题,并且采取了以第一原理、公理系统为基本定位的视角加以解决。作者把
《法礼篇的道德诗学》采用希-英双语文本分析和历史语境分析的方法,参照柏拉图理想主义道德诗学和政治工具论的基本立场,着重阐述柏拉图晚年的代表作《法礼篇》里所包含的实践性道德诗学思想,进而揭示诗乐教育、摹仿学说、正确原则、公民素质、法理智慧、剧场政体等理论问题的内在特性及其相关关联。
《苏格拉底的审判》是研究苏格拉底之死这一里程碑事件的著名作品。 西方文明史上,除了对耶稣的审判和处死以外,没有任何其他审判,像对苏格拉底的审判一样给人带来如此深刻的反思。苏格拉底饮鸩自尽,杀身是否成仁?他是为了什么而牺牲的?为了他的学说,还是信仰?古代雅典是思想及言论自由空前发达的社会,为何会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