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反映天津市社会科学在年度内的整体发展现状、研究动态和地方特色的年鉴。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自2003年始连续编辑出版了《天津社会科学年鉴》,每年出版一部。本书以2023年为时限,设有特载、发展报告、学科综述、学术活动、学术年会、宣传普及、智库工作、科研课题、机构、研究基地、社科类社会组织、学术期刊、大事记、附
2022年至2023年初,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以下简称“评价院”)完成了第三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工作,对中国社会科学领域内33个学科的2168种学术期刊展开评价,积极探索了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评价理论及评价方法,深入研究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发展现状与整体特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
《江西社会科学年鉴(2024)》为总第3卷,是江西省社科类专业年鉴,是全面系统反映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状况和学术动态的大型专业资料工具书。在宏观上,内容博洽,彰显时代价值,重点记述2023年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的重要文件、经验和做法,展现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及重要研究成果,为江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提供
本书是复旦大学人文学科评价访谈项目成果。该项目于2014年启动,由著名学者陈思和牵头,成立了颇具规模的工作团队,就人文学科评价的话题先后与境内外47位著名学者进行单独访谈,并召开了7场座谈会,本书即该项目访谈和座谈的实录。旨在忠实辑录人文学科专家对于学科评价的真知灼见,引发读者对于如何科学评价人文学科的思考,为相关研究
本书以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体系建设为副标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王伟光《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规律研究》的系列成果,主要收集了其在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时关于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研究所建设、智库建设、学部工作、调查研究、科研辅助、科研保障、哲学社会科学传播媒体建设、对外学术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一系列讲话、文章,反映了他关
本书坚持“古今一系”采用士人与匠人二分法统摄古今。从历史的视角,考察先秦以来士人与匠人社会境遇的三千年变局:(1)先秦。士人与匠人地位相对平等且未出现明显学科分化。墨家、法家、儒家、道家、名家等先贤同时涉猎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2)秦汉到明清。匠人地位下降到底层,受到漠视与打压。经济收入低、做官渠道艰难,且个人发展
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职能。一直以来,宁波市社科院(市社科联)紧紧围绕宁波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宁波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组织全市社科界开展课题研究,并通过《宁波社科成果专报》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送有关研究成果和对策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本书主要收录了2
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记述首都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状况和学术动态的年度资料性文献学术工具书。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持编纂。本书自2000年开始逐年编纂,本卷记述了2022年度北京社会科学领域的基本发展情况。全书除文字表述外,配以前彩插、表格,年鉴栏目设置包括特载、学科综述、科研课题、获奖
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各地区、各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也不例外。人才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和自主知识体系的第一资源。本书界定了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高地的基本概念,梳理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现状,构建了涵盖人才高地吸引力、人才高地管理力和人才高地影
这是一本思想访谈与随笔集,从2006年寻踪法国理论的记叙《我的巴黎行》,到2013年的当下对社会与技术的一系列思考,时间跨度正好是21世纪的这二十多年,在内容层面,这部集子综合呈现了作者在理论与现实之间所进行的探索,它由六个部分构成:身体与爱欲;知识与经验;社会与技术;法国理论;艺术批评;思想随笔。这部集子既饱含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