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品种DUS测试是一门以实验和数据统计分析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实验课程是品种DUS测试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品种DUS测试课程教学水平,提升品种测试人员的技术能力,促进水稻品种测试技术发展,作者在参考国内外水稻品种测试技术现状和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水稻品种测试经验,组织编写了这本实验指导书。本书的主要内容不仅
随着水稻生产的发展,我国稻作方式呈现出以直播和移栽为主要类别的多样化水稻种植方式。不同稻作方式的产量存在较大的差异,近年来,随着劳动密集型高产稻作方式——手栽稻逐步退出主体稻作方式地位,而产量潜力低的直播稻“不推自广”,已成为影响水稻生产持续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作为全国水稻优势产区,江苏相对于直播稻的“不推自广”,政府
本书基于历时3年,对全国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行动中在山西省收集到的537份黍稷种质资源的基础上撰写而成。书中展示了全省各地收集到的具有抗旱、耐瘠薄、耐盐碱、抗寒等各类型黍稷种质资源537份,每份均介绍了物种名称、收集时间、收集地点及主要特征特性,并附有植株、穗子、籽粒的照片。本书的编写,力求结构层次分明、数据
作物氮素营养的精确诊断是科学运筹氮肥的重要依据。植株临界氮稀释曲线理论的提出为作物氮素营养评估、诊断与管理调控提供了支持。然而,作物临界氮稀释曲线的构建方法、不确定性以及产量估测还需要进一步探讨。该书以小麦为研究对象,基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两个不同生态区多种施氮模式的小麦田间试验数据及多年多点的历史试验数据,构建了基于
水稻浸种催芽技术是寒区大规模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寒区水稻生长期短、积温不足的重要手段。其中,稻种曝气增氧浸种催芽研究是该领域的前沿方向。针对传统浸种催芽方式供氧不足和水温不均的问题,本书梳理了气液氧传质理论,基于稻种浸种过程中耗氧和吸水规律,构建了浸种水曝气增氧的氧气通量方程,提出了以浸种水温、曝气
本书是一本科普读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农作物大麦的起源、形态、种植和价值,让读者较全面地认识大麦,同时也了解农业和农业科研。全书包括四部分内容:(一)起源久远的家族。介绍大麦的起源和栽培历史。(二)多姿多彩的形态。以丰富的图片展示大麦各个生育时期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的多样性和特点。(三)分布广泛的种植。介绍大麦在世界各地
农作物品种DNA指纹是验证和鉴定品种身份以及分析品种纯度或一致性的重要技术凭证。利用成熟的SSR技术确定农作物品种DNA指纹,是近20年来农作物种子领域的普遍选择,利用这项技术系统开展了河南省小麦审定品种标准样品DNA指纹数据库的构建工作。该指纹图谱按照标准方法构建,经过了反复实验验证,体现了20年来小麦品种SSR指纹
本书以我国北方粮食主产区黄淮海平原河北省衡水市为研究区,以深州市为典型试验区,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观测试验、室内数据处理分析、关键技术攻关基础上,围绕农作物收获指数遥感估算工作,开展了基于田间冠层高光谱数据、无人机高光谱数据、卫星遥感模拟数据、多光谱卫星遥感数据和地面同步观测数据支持下天空地信息协同多尺度(如田间
本书运用多种研究手段,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多学科知识相融合,针对夏玉米化肥减施关键技术(夏玉米全程养分供需特点和营养诊断指标、养分高效品种筛选、高效新型肥料筛选与产品创新、精准施肥机械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和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技术(秸秆还田、氮肥有机替代、磷肥有机替代、玉米间作绿肥)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本书旨在总结项
本书深入探究了水稻中Malectin/malectin-like家族蛋白在干旱胁迫下的应答机制。首先梳理介绍了Malectin/malectin-like家族蛋白与植物胁迫响应的基础知识;随后详细解析了水稻中该家族成员的鉴定过程及其特征分析,揭示了其结构和功能特点;最后重点阐述了水稻OsMRLK63和OsMRLP15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