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作者多年从事低维稀土分子纳米磁体的设计、构筑和性能调控研究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介绍了稀土分子纳米磁体的起源、发展和基础理论,并附带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实践例子。特别是对三价稀土离子电子结构的推导及对分子纳米磁体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方法的介绍。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吡嗪桥连硝基氧双自由基:氧化还原诱导磁性转换、对苯醌基和吡嗪基桥连硝基氧双自由基:氧化还原诱导磁性转换、二氨杂二苯井蒽桥连硝基氧双自由基:双氨掺杂效应、偶氨氮苯桥连双自由基:质子化增强磁性耦合、席夫碱桥连双自由基:质子诱导法增强磁性耦合并与二苯乙烯、偶氮苯桥连双自由基比较;振动诱导全氟并五苯展现脉冲
本书围绕新型铁基Fe-Ga和Fe-Al合金材料介绍了以下内容:讲述了磁致伸缩效应、磁致伸缩材料的发展历史及分类、新型铁基Fe-Ga和Fe-Al合金研究进展;研究了定向凝固对Fe-Ga磁致伸缩合金的影响;重点研究了第三组元元素,特别是稀土元素掺杂对新型铁基Fe-Ga和Fe-Al合金微观结构和磁致伸缩性能的影响;最后研究了
能像液体一样流动,能像磁铁一样被磁场吸引,这就是磁性液体,一种神奇而有趣的材料。将直径小于10纳米的固体磁性颗粒,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均匀地分布于水、煤油等液体当中,就形成了磁性液体。在这里,你将看到这种材料的以下独特性质,以及它在工业生产、航空航天,甚至医学、艺术领域的相关应用。
《非晶微丝磁畴调控与巨磁阻抗效应相关性》介绍了拉伸与扭转应力处理、电解抛光与电镀方式处理、直流焦耳热与梯度式焦耳热退火、不同液态介质中焦耳热退火、直流焦耳热结合电解抛光的复合式处理技术对熔体抽拉非晶微丝进行磁畴结构调制的方法,分析了磁畴结构与巨磁阻抗效应对应关系,探讨了两者的相关性,由此分析了非晶微丝磁畴结构的形成机理
本书以硬盘中的垂直磁记录材料FePt薄膜为主体,介绍了FePt薄膜的微观结构、织构形成与演化以及有序化转变的过程,重点阐述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高性能FePt薄膜的关键技术。
本书在著者课题组四年的工作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柔性磁电材料体系的设计原理、加工手段以及在自供能感知和能源俘获领域的应用。利用现代制造技术,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成形柔性磁电器件,可应用于自供能传感器、能源转换器件以及自感知软体机器人等领域。
本书采用固相反应、真空退火技术制备了(In1-xNix)2O3(x=0。03,0。06)粉末,研究了真空退火对Ni掺杂In2O3粉末结构和铁磁性的影响,并对样品的铁磁性来源和磁性机制进行了探讨;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制备了单层的La0。7Ca0。3MnO3和La0。8Sr0。2MnO3,并选择La0。7Ca0。3MnO3
本书围绕高性能稀土NdFeB永磁材料的关键制备技术、表面绿色防护技术等展开撰写,主要内容来源近十年合肥工业大学吴玉程教授课题组与稀土NdFeB永磁材料制造行业知名企业安徽大地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共同完成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及其他省市级科研项目过程中所取得
电磁超材料具有奇特的电磁波调控特性,可实现对电磁波的相位、幅度、极化、传播路径、传播方向及频谱等的调控,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电磁设备。本书共12章,重点阐述电磁超材料的分析理论及其在低散射天线中的应用:第1章介绍了电磁超材料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应用的发展现状;第2章分析了电磁超材料在吸波器、极化转换器等器件中的相关理论,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