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韩国语研究
本书稿主要从对比语言学角度,基于互动语言学与韵律类型学理论,在语用范畴上具有独立语调且不附着于前后成分的叹词作为话语标记,从汉语和韩国语日常视听材料(如电视剧、相声小品等)中筛选语料,分析了语用层面上的叹词在不同语境中的语篇衔接、人际互动等多种功能,描写了其在不同位置的韵律表现,探讨了作为话语标记的叹词的话语功能与韵律
本书为《乌兹别克语阅读教程》的第二册,是乌兹别克语本科专业三年级阅读课程的配套教材,全书共20课,每课由课文、注释、词汇、练习组成,能够帮助学习者巩固基础语言知识,掌握乌兹别克语阅读技巧。书中课文均选自乌兹别克斯坦的书籍、报刊杂志及网站的原文资料,题材包含人物篇、国情篇、新闻篇,内容涉及乌兹别克斯坦社会、历史、文化、人
本书为《乌兹别克语阅读教程》的第一册,是乌兹别克语本科专业二年级阅读课程的配套教材。全书共20课,每课由课文、注释、词汇、练习组成,能够帮助学习者巩固基础语言知识,掌握乌兹别克语阅读技巧。书中课文均选自乌兹别克斯坦的书籍、报刊杂志及网站的原文资料,题材包含生活篇、童话篇、故事篇,内容涉及乌兹别克斯坦社会、教育、历史、文
本书为《韩国语听力教程(初级)》学生用书修订版,适用于高校韩国语专业一年级教学,同时也可供其他韩国语初学者使用。全书共20个单元与10套综合练习题。每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备,题材与体裁新颖多样,主题贴近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共鸣,激发思考,提高综合韩国语能力。
中韩两国韩语教材分析研究:以字母发音教育为例(韩文版)
《韩国语视听说教程(四)》本次改版主要为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体系改革与发展需求,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的同时,融入“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地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教学理念,内容与语言融合,继承传统的同时力求创新,以满足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沟通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的外语人才培养需求。 《韩国语视听说教程(四)》
本书主要研究汉字在韩国的传播与发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块面:一、汉字何时传入韩国,在韩国传播经历几个阶段,在这过程中篆文起到怎样的作用,许慎《说文解字》何时传入韩国以及韩国历代《说文》研究综述,韩国人朴瑄寿《说文解字翼徵》的介绍与研究,朝鲜时代第一部《说文解字》类著作《第五游》的介绍与研究等。二、《玉篇》传入韩国的时间及
《实用韩国语语法(上)》(修订版)是以我社《韩国语》(1-2)教材为版本,按照每课出现的“语法与惯用型”顺序编写而成。中山大学朝鲜语系从2010年开始使用这套教材。学生们的韩国语水平提高较快,不论是参加“全国朝鲜语专业四、八级考试”,还是韩国的“韩国语能力考试”,中山大学朝鲜语系学生的成绩都非常突出。编著者认为之所以能
本书选取“语录解”类文献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个版本,即原刊本《语录解》(1657)、改刊本《语录解》(1669)和总览本《注解语录总览》(1919),在对各版本所收词条进行整理、校勘的基础上,按词目字数由少至多的顺序编出文本平行语料库。原刊本收录词条1182个,改刊本1050个,总览本1194个。本书将每个词条中用于注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