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当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马斯洛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在书中,他提出了许多精彩的理论,包括人本主义心理学科学观的理论、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理论、元动机理论、心理治疗理论、高峰体验理论等。需要层次理论是马斯洛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至今仍在多个学科领域和实际工作中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本书是对1
《自我与本我》最初发表于1923年,这是弗洛伊德最后一部重要著作,本书代表了作者晚年的成熟理论,也是弗洛伊德后期对整个人的心理所作的哲学思考的结果。《自我与本我》中简练地表达了精神分析学的理论要点和学说精髓,弗洛伊德在书中提到的观点经过长时间的检验,被公认为对人的心理及其活动做出了新颖的、革命性的创新描述,表述了作者对
梅兰妮·克莱因是客体关系的创始人,也是对当代精神分析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克莱因思想对当今的心理治疗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本书将克莱因流派的主要概念和思想全都罗列其中,并依次论述了随着时间发展,同一个概念在不同时期有着如何阐述,能够帮助读者深入浅出的理解一个概念的内涵及其来龙去脉,为学习克莱因流派的广大读者提供了非常全面和
自体心理学,从狭义来讲,可以被理解为科胡特所创立的针对自恋疾患的一种精神分析技术。从广义来讲,自体心理学可以被理解为帮助临床工作者理解人类内心世界的普适心理学。当我们与来访者工作时,我们总是会好奇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会这样?他如何发生改变?而此过程无法脱离对其自体状态的感知和理解。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只有在体验
《费尔贝恩客体关系文集:人格的精神分析研究》收录了罗纳德·费尔贝恩二十多年间撰写的精神分析领域的代表性论文,内容涉及人格结构理论、动机与客体、内在心理环境等,其观点为当时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所主导的理论界开辟了新视野。这些论文可以说是客体关系理论的源头,也是精神分析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学习材料。
\\"霍大同教授在国内开设了涉及拉康精神分析学的讨论班,讨论班译读的文本是拉康的《弗洛伊德的技术性文集》。霍大同教授借助禅宗的参话头和庄子的《庖丁解牛》搭建起拉康理论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在此条件下,指出中国人具有的“中体西用”的精神结构以及体用之间的冲突,并在双倍化拉康的L图式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人格的原发结构、继发结构以
本书深刻探讨了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的心理学理论与视觉艺术之间的关联。主要内容是介绍了荣格心理学基本理论,着重研究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核心概念,阐释了这些概念对个体心理过程和群体文化现象的深远影响。书中深入挖掘了荣格理论如何与视觉艺术相互交融,从而推动了心理学与艺术研究的融合。在详实的案例分析中,突显了荣格理论对艺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正向心理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学两门看似毫无共同之处的科学其实都在试图了解人类的福祉。本书在统计数据和最新研究成果的支持下,探究了这两个新兴研究领域间的关联。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会清晰地发现:当人类与其他生命相处或与自然接触时,将会变得宁静而快乐。换而言之,整本书其实都是在倡导一件事:到自然中去!这一振聋发
在有利的条件下,个体自身所具有的能量可以用于自我实现。然而,当个体因为先天气质或后天环境影响而脱离真实的自我时,就会发展出神经症人格,浪费人格健康发展所需的能量,无法达到自我实现。在本书中,作者阐述了那些阻碍自我实现的神经症因素,以及如何解放这些神经症因素。作者认为,当自我能够摆脱它们时,个体就可以自由地成长,自由地去
《当代精神分新论》由七章构成,涉及咨访关系(依恋关系)中的攻击、脆弱性、破裂与修复、游戏等主题,结合丰富的临床案例对关系精神分析中第三方、承认、见证等核心概念进行了详细阐述。从宏观层面对人与人之间的二元关系(主体客体、咨询师来访者)背后的心理机制进行了深度解构,构建作为心理缓冲空间的第三方心位,为心理治疗师、精神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