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王逊先生的人生经历和学术道路,梳理的是现代意义上的美术史学自传入中国,融汇多种形态,结合中国实际,而至1950年代逐渐具备了一独立学科之条件的历史过程。由此可以了解那一代美术家和美术史家创造新美术的历史现场,回望他们对艺术理想的执着探索与追寻,以及留给后人的思想遗产。
本书包括“百家争流——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文献展”“百川溯源——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10周年纪念展”“百年风云——上海大学美术科100周年纪念展”三个专题展览所展出的重要作品及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发言及文章。
本书集大运河历史、艺术与文化于一体,通过88件书画藏品描绘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变迁、沿岸风光。通过这些名家的书画作品,读者可以领略到这条古老运河的壮丽景象和深厚文化底蕴。 书中不仅收录了历代名家关于运河的诗文、绘画作品,还展示了现代艺术家对运河的重新诠释。从古至今,大运河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迁与发展,而这些书画作品则生动地反
本书以艺术品市场为基底,以其管理与发展为导向,对艺术品市场管理与发展进行研究。简要介绍了艺术品市场的理论、发展历程及现状,让读者对其有一个大致了解。讲述了艺术品市场的流转、策划及调控等宏观管理概况,并对艺术博物馆的管理展开了叙述。详细论述了艺术品市场的定价与营销、投资与消费,阐述了艺术品市场的经营发展模式,并对其发展新
"1.关于艺术家手制书的学术性的、文献参考性的、历史观点性的文章;2.关于现当代书籍艺术的研究、探索、报告性的、评论性的文章;3.记录艺术家以及他们的工作室、手工书籍工作坊、关注艺术家手制书的书店/独立书店、图书馆/个人收藏手制书的一系列图文结合的文章;4.艺术家、策展人、收藏家等的访谈与介绍;5.艺术书与展览活动的回
本书收录了美国战后艺术史研究话语阵地《十月》杂志创刊的第二个十年,即自1986—1996年刊发的经典文章。这些文章揭示了历史的波谲云诡对文化和话语实践的影响。全书分为“艺术艺术史”“后殖民主义话语”“身体政治精神分析”“景观机制批判”四个板块,既呈现了包括T.J.克拉克、伊夫-阿兰·博瓦、本雅明·H.D.布赫洛、哈尔·
作者徐建融,上海大学教授,上海市十五规划文学、艺术、新闻学科评审委员,《辞海》(2009年版)美术学科主编。本书十讲包括:一、超越大限——《伏羲女蜗图》论;二、云冈石窟叙录;三、幻想的太阳——龟兹壁画论;四、维摩诘与魏晋风度;五、“六法”的本义和演义;六、从“曹衣出水”到“吴带当风”——民族绘画格式的确立;七、张彦远《
作者徐建融,上海大学教授,上海市十五规划文学、艺术、新闻学科评审委员,《辞海》(2009年版)美术学科主编。本书所讲美术史学,主要是围绕”实践美术史学“展开。作者所谓实践美术史学,是从张彦远、郭熙到董其昌、石涛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一个非学院的传统学派。实践美术史学是传统教育的一个优良传统,其研究目的不是为历史而美术,也
作者徐建融,上海大学教授,上海市十五规划文学、艺术、新闻学科评审委员,《辞海》(2009年版)美术学科主编。国学和西学是人类文明创造的两大高峰,它们有相通的地方,但在根本的性质方面却有着重大的相异。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就不可能真正地认识到什么是传统。从事艺术活动,坚守国学的立场,油画可以成为传统;偏离国学的立场,中国画也
书稿内容涉及设计学、美术学和艺术学理论三大主要学科。书稿主题思想端正、立足学术前沿、探究艺术学专门课题,具有一定的学术创新意义和出版价值。“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博士论丛”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科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是艺术设计院校加强学科建设、增进学术积累、提升内涵品质、传承文脉赓续的重要举措。书稿内容涉及设计学、美术学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