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毓黻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其著作《中国史学史》《辽东文献征略》《长春县志》等在我们史学史、方志学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特别是其著作《静晤室日记》与清赵翼《廿二史札记》、清顾炎武《日知录》类似,都是治学札记,反映了其治学轨迹及思想演进,共169卷,约500余万字。这些著作中包含诸多史学评论,为我们深入认识金毓黻的
本书收录数十篇读史札记,通过精心挑选的历史人物与事件,探讨了道德品性、情感百态、人生际遇、治国理政以及历史阐释等多个维度的主题,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的独特见解与深刻思考。历史跨度从先秦至宋,人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市井贤人,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全书保留了王立
史学家该如何向当权者讲述真理?这一点为何至关重要?就规划未来而言,为什么500年的视野要优于5个月或者5年?为何历史——尤其是长时段的历史——对理解造成当今社会种种矛盾的多重过去如此不可或缺?撰写《历史学宣言》一书的目的就是向史学家及任何有感历史在当今社会该如何发挥作用的读者吹响战斗的号角。著名史学家乔·古尔迪和大卫·
《论文明社会史》描述了社会演化的过程。如果说社会演化通过法律和有序政府带来了安全的自由,那么它也带来了邪恶,具有动摇这一成就之基础的危险。在此过程中,许多美丽、富有价值的事物,比如原初技艺粗野的活力,便不可修复地丧失了。社会的进步并不意味着幸福的增加,弗格森同意赫尔德的观点,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其重心。
本辑共收录了17篇文章,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等方向。共分为“经济与社会”和“中国与世界”等具体研究方向。所选的论文既有从时代大背景出发进行历史叙述,又有能够注意到到历史中的小人物,立题新颖、史料扎实、对话性强,关注个人、家国与时代的关系,关注历史中的变动与转型,关注普通日常中的社会结构,体现了青年史学研究者
该书是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在世界史的大框架内,以中国史为经线,将中外历史采合为一体,对关乎人类历史诸多方面进行精深论述,比如文明、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等。该书的前半部分勾勒人类历史与中国文化发展有关的大方向。后半段是从16世纪开始,即大洋航运开通,新大陆进入世界史,世界已是一个整体的局面下,中国与世界各处的发展。该书以
在省委宣传部关于“持续打造出版精品”精神的指导下,积极落实“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出一批展现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文化读物”的指示精神,打造“大家学术文库”系列图书,此次申报为第一辑。该系列图书涵盖了20世纪初至中期的知名学者,如舒新城、王国维、傅斯年等学术大家
本书为面向一般读者全面介绍西方史学思想的学术著作。全书分总论、史家、史著、学派、传播比较五个板块。总论部分提出关于西方史学史分期的新观点。史家、史著部分论述萨鲁斯特、普罗克比阿、布鲁尼等十八位西方史学家的史学观念和实践;论述《历史与批判词典》《旧制度与大革命》等五部历史著作的学学术价值和社会倾向。学派部分讨论了启蒙时期
本书是20世纪供美国历史教师和学生使用的一部史学史教材,是以美国新史学研究的视角对西方史学史的全面回顾,最早出版于1937年,之后,作者根据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也立足于当时美国新史学的蓬勃发展,在1963年做了重新修订。 《历史著作史》称得上是一部真正的史学史,不仅叙述了历史著作的编撰情况,更对这些历史著作进行了优劣的
中国史学史论集(仓修良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