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水为主题,介绍了和水有关的700个知识点。英国探险家特里利醉心于研究各种与水有关的迹象,在《水的密码》中,结自己行走江湖的验,整理多年自然观察心得,从厨房台面上溅落的水滴,到海洋中令人称奇的罕见现象,哪怕在家门口的池塘里也能看到浩瀚太平洋上奔腾的涌浪。奇闻趣事的背后隐含着不为人知的读水技艺,我们探寻与水有关的科学
本书英文原著是由几位资深的国际著名空间物理和行星物理科学家共同编著,而译者则由中国科学院的相关科学家结合自身的科研积累共同编译完成。本书内容由浅入深,对相关空间物理相关物理概念及历史发展,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研究前沿热点都有很好的覆盖,并且每章结尾都附有相应的习题和相关网络资源,非常适合空间物理学相关专业刚入门的高等
本书通过研究日本近代史上的三次大地震,包括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深入考察了日本现代的灾难反应,从不断变化的地震准备和法规,到国家、县和市各级的紧急程序,最后是重建灾区和为下一次大灾难做准备的不断发展的措施,以期将大灾害的悲剧性影响降到最低。虽然每一次地震的事件(及其周
本书主体内容包括四个章节:第一章为“天津的地震活动”,主要介绍自元朝有记载以来,天津的重要地震活动。第二章为“天津的地震工作”,从工作组织机构、监测预报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风雨、应急救援工作、法治建设、科普教育工作等六个方面介绍了天津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历程。第三章为“天津的地震文化”,重点从文学、曲艺、建筑等三个重点领域
本书用统一的数学语言和符号系统地介绍了网络与信息安全所涉及的数学理论和方法,特别是与三大难解数学问题和密码及信息安全相关的数论、代数和椭圆曲线理论等,并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了凝练,对一些重要算法作了详尽的推理和阐述。此外,还介绍了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和应用中所产生的新的数学成果。
《中国强震震中分布图(1∶400万)——公元前23世纪至公元2021年》是在《中国强震震中分布图(1∶400万)——公元前23世纪至公元2010年》的基础上,补充2010年以来的强震震中资料而成,是第六代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基础图件之一。本图显示了全国范围内强震震中分布情况。它可为认识历史破坏性地震的震害分布,评估特
本书共包括两篇,第1篇为水文学,第2篇为水文地质学。第1篇分为6章,主要内容包括水文现象、水文学基本知识、水文统计基本方法、河川径流情势特征值分析、小流域暴雨洪峰流量计算、城市水文和水资源管理;第2篇分为3章,主要内容包括地质基本知识、地下水的储存与循环、地下水的渗流运动。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本书系统论述地面重力勘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地面重力资料测量仪器及测量方式,分析重力异常的获取方式及不同类型重力异常的特点,论述布格重力异常、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和均衡重力异常的地质地球物理意义;重点论述山区重力异常曲化平、重力异常密度反演与约束反演等方法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措施,并通过模型分析对本书涉及的处理方法进行对比分
本书解析了干热岩能量获取及利用的关键科学问题,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干热岩勘查与开发利用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干热岩地热资源勘查与靶区优选、干热岩能量获取方法与测井技术、压裂监测与人工储层裂隙网络评价、热储内多场耦合流动传热机理与取热性能优化、干热岩发电及综合利用技术方案与经济性评价等关键技术,并对干热岩地热能开发技术瓶颈与未来
本书重点研究孕震构造环境、孕震构造、孕震断层构造、震源物理、震源机制、破裂动力过程、震源机制、地震异常与风险评估、预测方法探索、地震灾害特征与成灾机制、地面运动预测以及先进技术。本书可供地震学和地球物理等专业的科研人员和高校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