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来,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在“以海兴国”“以海富国”“海洋强国”不同阶段发展目标下,始终干在实处、勇立潮头、大胆创新,从科考调查开始,逐步形成覆盖海洋领域各学科、各应用领域的科技创新格局,成为国家海洋领域学科最为完整、最具创新活力和动力的科技创新力量之一。本书总结了该局60年在海洋调查和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工作、各阶段取得
本书尝试研究和分析如下问题:全球性海洋治理规则普遍适用的困境何在?上述困境所导致的区域海洋治理的规则供给难题是否加剧海洋治理“碎片化”趋势?全球不同海洋区域创制和运用“本土化”规则以因应规则供给难题呈现出何种特征和趋势?区域海洋治理规则“本土化”对于缓解海洋治理赤字及其对全球海洋治理发展趋势的效用与潜在影响应如何评估与
本实验教材共含6个模块、32个实验,内容包括常规海水化学分析实验、海洋沉积物化学分析实验、海洋环境化学分析实验、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及综合调查实验、海洋资源及应用实验、大型综合类虚拟仿真实验等,并按实验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设计能力锻炼、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等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实验设计。本实验教材与目前海洋化学学科基础理论、应用技术
本书内容涵盖海洋科学的各个方面,包括物理海洋、海洋地质、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声学、海洋光学和海洋遥感等。首先介绍了地球的地壳运动与海洋变迁等海洋地质过程;在讨论海水和海冰的物理性质基础上,探讨了海洋热收支和水平衡导致的海洋层化现象及不同大洋水团的生成;之后讨论了与海水运动有关的大气大尺度运动特征和区域天气系统,进而
当今世界经济向海洋发展趋势不断增强,各沿海国家和地区对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海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本书开展了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认为自然资源价值理论是“高质量”发展理论体系中的基础理论。基于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的实践结果,建立了台州市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探索出
庙岛群岛纵列于渤海海峡之中,处于渤海和黄海交汇之界,具有完整的生态系统。本书以图集的形式展示了2018—2022年庙岛群岛海洋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书中图片均为各年度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要素的分布图,具体包括pH、盐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等海水环境要素分布图,重金属、硫化物、石油类、有机碳等沉积环境要素分布图,以及浮游动物、
本书内容分为四章,分别从全球海洋状况、中国海洋状况、近岸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以及影响中国海洋状况的主要因素四个方面给出海洋气候变化的最新监测信息,可为国家和沿海各地方政府及决策部门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基础支撑,为社会公众提供科普宣传基础信息,并满足国内外科研和技术交流需要。
本书从国民财富核算思想的演变以及中国古代零星的海洋财富核算思想的发展入手,论述了中国海洋经济由GDP转向包容性财富核算的必要性,界定了海洋生产成本、涉海人力资本、和海洋自然资本三类资本的类型和范畴,得到中国海洋包容性财富总价值,并考察了中国沿海各地区海洋财富的分布情况,考察各主要海洋产业对中国包容性财富的贡献度,最后提
该书探讨了海洋对个体、群体及国家文化特性形成过程的影响,侧重考察了商业航海与海军对民族身份的塑造产生的影响。作者以英国海军为例,阐述了如何塑造了其身份的历史,英国的文学、艺术又如何构建了航海家和海军的形象。该书还考察了意大利和德国等具有海上军事实力和悠久航海传统国家的海洋历史与民族性格之间的关系。
本书就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的一系列英国与海洋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考察,1807年废止奴隶贸易及1833年大英帝国内部全面废除奴隶制等问题。可以说,这一时期海洋成为连接英国与世界的纽带,收录于该书的8篇论文均以海洋为线索对上述复杂的历史事件进行探讨,视野独特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