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农书集粹》以《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为基础,从先秦至清代的2000多部农业典籍中,第一次系统地精选152种结集影印出版,每种均附有提要,填补了目前中国农业文献集成方面的空白。这些农书汇集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精华,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的重要资料。内容涉及农、林、牧、副、渔各行各业,在类别上有综合类、时令占候类、农具类
在生态文明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两山”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现代生态农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本书回顾了生态农业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新时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提出了现代生态农业的概念内涵、特征标准与典型模式。本书重点分析了不同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状况、发展方向与实现路径,并全面评估了生态农业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
在以时、地、度、法多维结构对中国农业伦理学作概论性论述,建立中国农业伦理学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本书对农业生态文明、城乡二元结构、农业现代化、农村管理体制、海洋农业、山地农业、农业旅游以及中外农业立法有关农业伦理学的若干具体问题做进一步阐发,具体包括农业伦理学对生态文明的响应、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与农业伦理观、中国农业现代化
本书在对初次采用行为与持续使用行为进行区分的基础上,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稻农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样本农户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环节认知和整体认知,基于风险规避理论、农业推广框架理论、扩展的持续使用模型,分别探讨了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初次采用行为和持续使用行为的发生机理。进一步地,从农户与农技推广服务主体之间广泛存在的信息
本书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对我国农药施用及其主要特征进行剖析,深入研究我国不同农药施用技术信息传递主体的信息传递特征、农户的信息获取行为以及两者对农户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进而提出有效促进农药减量增效和农业绿色转型和发展的政策建议。本书系统研究了农业绿色转型和发展背景下农药施用技术信息传递、信息获取和农户农药施用行为的内在关系
本书以“古农学”与“古农书”为主要研究对象,既有围绕“古农学”发展变迁的主线式研究,也有个案式的探讨不同“古农书”文献学问题。在“上编”之中,笔者将主要利用古典书目的“农家类”去思考传统农学的两个问题:第一,跳出四库馆臣预设的框架,我们能否发现古代社会对于农学理解的不同认识及其线索;第二,跳出西方科学预设的概念,我们能
《农圃便览》原名《西石梁农圃便览》,为一部仿照《月令》体裁的农书,按岁、四季、十二月、二十四节气的顺序叙述相应的农事活动,包括农耕、气象、园艺及种植经验,以及农产品加工与烹饪方法,另附有相关诗词等。尽管以农事活动为主,《农圃便览》的书写却并不乏味,读来甚至令人兴味盎然,堪称一部清初乡绅阶层的生活小史,是生活志,亦是风物
本书以粮、棉、桑蚕的种植和养殖为主线,辅以中国古代园艺技术的发展,为少年朋友展示了古代中国璀璨的农业文明。主要内容包括:神农的传说、古华夏部族、远古时期蚕的驯化、小麦入住中原与耕作技术的发展等。
《新时代中华农耕文明简史》主要以历史为脉络,注重时代特征,以农耕为主要内容,将粮食、蔬菜、果树、工具、耕作、肥料、畜牧、兽医、丝棉、水利、物候、思想、饮食、习俗、传说,以及农学近代化等诸多内容展开叙述。教材兼具学术与通识属性,精挑细选重点知识,以重要历史事件为核心。以中原地区农耕文化为核心,同时注重全国文化差异。着重挖
本书通过大规模的现场调研、采样分析和试验研究,对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本书内容包括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流域总论、资源环境情况、农业经济发展情况和产业结构、种养业对湖泊水质的影响、农业面源污染、湖泊水质变化分析、绿色生态农业内涵和发展空间构架、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