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具体情况编写,内容包括: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等。
书稿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重庆市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当代解读与中国道路中的一卷。作者从写作缘起、主要内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的地位、传播和影响力四个方面,用当代视角,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对马克思经典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进行了解读。通过解读,让读者了解物质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基础性地位、社会存在
本书写于1907年11月,是为纪念马克思逝世25周年而做,1908年正式出版。该书出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是普列汉诺夫著作中传播最广的名著之一。本书同作者的《论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问题》等著作相比,更鲜明更精确更成熟地表述和论证了唯物史观的一系列原理,例如:地理环境对社会人的影响是一种由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所决定的、可变的量;
本书较为系统地考察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权益思想的产生过程、主要动因、现实批判、前瞻视野,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权益思想的立论基点,着力推进人的权益和自然权益的统一;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权益思想的锋芒指向,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生态权益被剥夺被损害的制度根源;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权益思想的实现路径,指出马克思恩
《马藏》是对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相关文献进行的汇集与编纂,旨在通过对文献的系统整理及文本的再呈现,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和世界传播与发展的相关文献集大成地编纂荟萃为一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大基础性学术文化工程。本卷收入了1907—1915年的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相关的通讯报道等,主要见于《上海新报》《中国教会新报
本导论甚至提出了“一部称之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最终完成的著作并不存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核心思想和概念不能视为自然形成的理论结果”的结论,这一点不能苟同,但书中提出的文献资料以及编辑方针,对于当前中国学界马克思恩格斯文本的研究,尤其是对于新MEGA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文献价值。本导论的出版,无疑为当前的学术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辅导》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配套学习辅导教材。教材与2023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篇章结构对应,各章统一设“学习目标”“问题引入”“重点提要”“解疑释惑”“素质拓展”“习题精选”六个栏目,内容丰富、逻辑清晰、文字简练,突出辅学功能,注重引入生动鲜活的案例,对教材内容进行总结、
本书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一版、第二版)为主要文本依据,在系统梳理马克思恩格斯正义论发展史的基础上,总结和归纳马克思恩格斯正义论的核心内容、基础实质和逻辑架构,进而阐发以马克思恩格斯正义论为指导思想的主流正义观,并充分展现这一理论促进人民实现美好生活需求的当代价值。
本书选编的译文分为三个板块:一是聚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遗产,生动记录了这些文献遗产的收藏、整理、编辑、出版、传播情况;二是聚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进行了深入发掘;三是分地区、分学科、分领域、分阶段梳理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成果和经典议题,以文献导读的形式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国或地区本土化
本书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为理论依据,重点阐释了马克思人民立场的来源、人民立场的发展历程、人民立场的特质,以及马克思在理论思辨中的人民立场和实践斗争中的人民立场,结合“马克思的遗志”进一步阐述了人民立场在世界历史中的实践。该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兼具理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