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全集全套4册原著正版 全面解读知行合一理念 人生哲理修身处世 心学的智慧知行合一传习录五百年来王阳明大传书籍
泰州学派发扬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引领了明朝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泰州学派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泰州市人民政府联合编辑出版,所选论文深入挖掘泰州学派思想内涵,分析其源流与特性,集中反映了当前国内外泰州学派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本刊的出版,旨在提升泰州学派的学术影响力、社会影
陈献章(1428—1500),世称“白沙先生”,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及书法家。他一生未有著书立说,平日里乐于诗书教育,深得学生爱戴。他的哲学思想,特别是他对心学的独到见解,大多通过与朋友、学生的书信往来中展现。本书是陈献章学术及哲学、伦理思想精华的汇编,最能全面体现陈献章学术思想,对于我们研究和传播心学思想具有不
《传习录》是哲学著作,由王阳明的门人弟子对其语录和信件进行整理编撰而成。王阳明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
《人谱》一书是对宋明理学殿军刘宗周(1578—1654)《人谱》及其后出现的相关著作——《人谱类记》《人谱大全》《人谱诗箴》——的合并整理。 《人谱》一卷,探讨了“什么是人”和“如何为人”的问题,强调个人可通过自我反省并且迁善改过达到道德的高标准,成仁成圣,并且为学者提供了入学门径和进学阶次。本书旨在惩治阳明后学流弊
这是一部解说阳明心学名言名句的通俗读物,正文分为六篇,每篇选取15至20句,每句设原文、出处、简注、今译、背景、解说六要素。正文之前,选录了作者的一篇论述王阳明生平事功及其良知心学的文章作为“导论”,使读者对王阳明与阳明心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正文之后附录了张宏敏编辑的《王阳明大事件年表》和《阳明心学入门书目》,可以作为
该书以讲座的形式,以十讲的篇幅把王阳明的家世、学术成就、学术传承、功过评价和阳明学说等分别撰述,整体结构完整,既遵循传记的写法,把家世、生平交代清楚;又能突出重点,将其仕宦业绩、学术贡献等,尤其是“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清晰地呈现出来。本书在最后一讲,特别介绍了阳明学说在后世(海内外)的流传、影响和现实功用,论证
本书是一套讲述王阳明生平及其学说的历史社科作品。《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讲述了王阳明从战场到朝堂的人生故事。《知行合一王阳明。2》围绕四句教解读,梳理出了清晰易懂的完整心学脉络。《知行合一王阳明。3,王阳明家训》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将王阳明的12条家训、24封家书,进行逐字逐句解读,袒露了王阳明在日常生
立德、立功、立言——这是成为圣人的标准。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里,能做到这三项的人物寥寥无几。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王阳明先生,便是大家公认的圣人。他从意气风发、豪情壮志的青书生被人陷害成为被贬之臣,而后破茧成蝶,在磨难与挫折之路上悟道成功,用他无以伦比的智慧力量书写了一段明朝传奇历史。心即理、知行合一、致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缁衣集传》的学术价值;《缁衣集传》的解经特征;理学视野下的好恶定性;从好恶之性到政治美德;“君为民表”的政治伦理建构;晚明视域中的君民伦理重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