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历史·民俗》主要介绍“国家”“历史”“民俗”的相关研究理论和方法,并重点关注在优选化下文化多样性思潮的运行中,女性民俗学者的遗产所保存的多元文化特质和个案样本的价值重估,以及民俗学的多元文化研究对国家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丹·本-阿默思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教授,是犹太民俗、民俗学理论,以及非洲口头传统研究的著名学者。30多年前,他的关于母题的文章就已被翻译成中文,激发了国内学者不少人对母题的兴趣,此后的在承启关系中探求民俗的定义结构分析等理论一直为国内民俗学所重视。这本论文集是一本完整介绍他的学术思想的译文集,可以完整
本书选录的三个部分,全都是顾颉刚在中山大学时期印刷出版的民俗学著述。*部分孟姜女故事研究是确立中国现代民俗学经典研究范式的奠基之作,该书内容主要写作于北大时期,但结集出版是在1928年的中山大学。第二部分妙峰山香会研究主要是顾颉刚等五人于1925年春末对北京妙峰山进行为期三天的调查之后,顾颉刚撰写的主题报告。这次调查是
《民俗理论教程》为北京大学立项教材,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民俗研究的各种理论、方法和流派,从比较神话学、神话-仪式学派、功能主义到民间故事形态学、精神分析理论、分析心理学、结构主义、民俗学与性别研究、民族志研究和田野调查法等,着重概述各理论流派的历史背景、代表学者、代表论著、主要观点以及相关的批评性论述,提纲挈领、条分缕析,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前沿课程系列演讲的结集。以日本著名民俗学家福田亚西男教授与中国著名民俗学家刘魁立教授等八位主讲人的课程演讲记录为底本,诸位学者研讨的主题主要集中在日本民俗学的历史与当下的发展趋势、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民俗学与日常生活实践、家乡民俗学、民俗学表演理论、未来民俗学的探讨等。其中对日
本书研究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中期钟敬文留学日本和留日前后中日学者公开发表的民俗学著述。这批中日学者著述都有对话性的问题,连他们的学术资料系统也有对话性的要求,对话的形式不是一对一,而是一对多,或者多对多,呈现出跨文化理论的对话性方法的开放性和科学性;当时对话的主要方法,是双方互相约稿,或者就某个观点直接发表文章,
日本早稻田大学培养了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钟敬文与日本学者结成师生关系或学术友好,通过发表著述,开展学术对话,促进了中日现代人文科学的发展。这是一笔历史遗产,它在一二战之间的和平时期发生,在中、日与周围亚洲国家的绵长文化交流史中建设,从日本文化史学、民族学、民俗学和文学等多学科成果中吸收理论与方法,同时参照西方先进学说
本书继承钟敬文先生《民俗学概论》的基本思想,结合作者团队十余年教学和田野作业的成果,将民俗理论与中国民俗实践紧密结合,理论提升与教学实际结合。前期曾召开数次研讨和编写会,目前文稿已经基本确定大纲。
如果黑格尔关于“哲学就是哲学史”以及马克思关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命题依然有效,那么民俗学的学术史与学科理论就是同一件事情的两面。现代学科的基础理论,无不回答了学科在起源时(处)所萌发的基本问题(或者说学科问题造就了学科本身),以此,学科理论与学科问题也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吕微*的《民俗学--一门伟大的学科》用以反
顾道馨先生,天津市人,1927年8月生。幼承家学,喜爱阅读有关地方掌故、民间传说的读物。读初中时即入当时北方著名的旧学传习组织天津崇化学会国学讲习班,随地方耆旧硕学研习经史古文。据知,当时的主讲人有王襄、郑菊如、郭霭春、俞品三等先生,都是20世纪30年代国学热时主持京津讲坛的经史名家。就读南开大学历史系期间,顾先生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