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医的特色和优势,规范各少数民族医护理操作,为少数民族医医疗机构和少数民族医特色专科提升服务内涵提供有力指导,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委托,整理出11个少数民族医护理操作方案,包括藏医、朝医、傣医、哈医、蒙医、苗医、土医、维医、瑶医、彝医、壮医等
哈尼族医药是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行之有效的行医用药经验,为各民族人民的生存、繁衍、医疗健康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由于哈尼族无民族文字及在传承过程中受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哈尼族医药的应用、传播、巩固和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目前,虽已
本书详细介绍了蒙药药理学的概念、内容、任务、历史发展及未来前景;蒙药药理学的研究思路、方法技术及蒙药新药筛选、研发策略和路径,单味蒙药药理学、复方蒙药药理学及蒙药新药药理学等内容。其中,单味蒙药药理学对常用、代表性单味蒙药从蒙药材来源、药用部位、性能、主要化学成分、药效学、药动学、毒副作用、临床应用、开发前景等内容进行
《蒙医香药研究》一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蒙医香药的起源、发展进程,包括其所具有的应用特色以及产生的影响力;第二部分,则是以蒙医学的五元学说作为依据,深入阐述了蒙药气味的产生、吸收的原理,其作用的器官、发挥作用的原理,以及分类等相关的内容;第三部分,从蒙医药古籍文献中仔细梳理出蒙医香药的气味功效以及相关方剂,
本书是一本关于金秀瑶医药康养技法应用操作的医学著作,主要涵盖了金秀瑶族烧刺疗法、金秀瑶族古法药刺疗法、金秀瑶族针竹罐疗法和金秀瑶族瑶药含服疗法等22种金秀瑶医药康养技法,每种技法均详细列举了定义、历史渊源、理论依据、疗法功效、适用病症和操作方法等内容,是金秀瑶医药传统特色疗法技术传承创新的成果。
傣医妇科学是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为广大傣族妇女的健康及繁衍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在妇科疾病的诊治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优势,成为傣医临床学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一门学科。为了推进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完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傣医妇科学》教材在充分体现傣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供科学的
本书主人公名老蒙医巴图1949年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自1975年在呼伦贝尔市疾控中心工作,擅长蒙西医结合诊治布鲁氏杆菌病。2010年退休,2014年被呼伦贝尔市蒙医医院聘请专家坐诊,于2018年1月与世长辞。该书稿内容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名老蒙医巴图的蒙医学术思想;第二部分为名老蒙医巴图的临床经
本书对金秀地区瑶医民间治疗疾病的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全面的总结整理,重在探访金秀瑶族自治县庞福万、黄金官、褚清纯等名老瑶医的基础上,整理以老瑶医庞氏家传验方和特色疗法为主的各类医学资料,挖掘瑶医治疗痹类疾病和癌病的相关内容,研究瑶医治疗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内涵,以形成系统的诊治方法和理论,发挥其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
本书是仫佬医常见病诊疗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论,主要介绍仫佬医的历史源流、发展历程及仫佬医理论。第二部分为仫佬医特色技法操作规范,涵盖技法的定义、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等内容。第三部分为仫佬医常见病诊断技术规范,从概述、机理、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等方面详细阐述10个仫佬医特色诊
本书以时间为轴线,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对13世纪以前、13世纪至16世纪末、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后史书中的蒙医药文献、蒙医药文献实物、元朝蒙医药医事制度、元朝蒙医药文化、蒙医药学家及其著作、蒙医药书籍出版、蒙医药学期刊论文、蒙医药学学位论文、蒙医药学专利文献及中医学和藏医学文献中的蒙医药知识作了全面研究。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