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符合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物理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0年版),遵循“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开拓思维、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指导思想。使用本书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选择实验项目,也可以由各个不同学科学生根据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
本书为大学物理实验教材(电磁学、光学部分),立足于基本电磁学和光学量的测量用具结构和操作、基本物理规律和数学物理方法在实验中的应用、物理量关系的探索和分析、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规则和方法。全书共分 29章,包括1个数学软件应用和28个实验。第1章介绍数学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第2章—第18章阐述电子元件、电磁仪表、材料电磁
本书是根据教育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结合黑龙江工程学院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点,以及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情况,在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实践和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本书主要含绪论、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基础实验、设计性实验、大学物理实验预备
本书为大学物理实验教材(电磁学、光学部分),立足于基本电磁学和光学量的测量用具结构和操作、基本物理规律和数学物理方法在实验中的应用、物理量关系的探索和分析、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规则和方法。全书共分29章,包括1个数学软件应用和28个实验。第1章介绍数学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第2章-第18章阐述电子元件、电磁仪表、材料电磁特性
本书是根据新工科的建设目标即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人才而编写的,书中以物理基础理论为依据,以物理量测量为主线,以不同仪器测试设计为方法,介绍了25个基础物理实验,附录部分给出了计量单位、物理量、单位换算、常用物理量数据、电磁学实验常用仪器等内容,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设计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本书在编写中突出了以电子类
全书共4章,按先基础后综合方式编排,目的是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第1章阐述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不确定度”的数据处理方法;第2章为基础技能训练实验,对每个实验目的和原理、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内容与步骤给出详细介绍,并给出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具体的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方法,以便学生在数据处理时参
"本书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全书分为“绪论”“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虚拟仿真实验”六章,共精选了48个实验。内容涉及力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学相关知识。本书在
本书依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多年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和教学改革经验编写而成。内容主要包括绪论、物理实验和实验报告活页3个部分。绪论部分系统介绍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测量与误差、数据处理方法等基本基础知识。物理实验部分包含了19个实验,涵盖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
本书打破了传统的按照力、热、电、磁、光、近代物理等物理学分支学科设置实验项目的旧格局,建立了以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为目标,以科学实验的基础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层次化结构、阶梯式教学”新模式;将精选的实验项目分为预备引导实验、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研究创新性实验等六个层次。每个层次按难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是在湖北工业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线教师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编写而成的。《大学物理实验教程》除绪论外共5章,第1章和第2章分别介绍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和物理实验基本知识及常用物理实验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