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实主编的《外交观察(2013春季号总第2辑)》的主题是“世界秩序中的中国”。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复兴之路上的中国展现出的崛起姿态,也易引致他国的疑虑和不安。中国如何在国际秩序中定位自己的角色,如何拥有话语权?本书尝试探讨这些问题,书中既有对中西方文化理念、
许多人都认为中非关系被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中国是想要控制非洲,是要购买非洲有用的土地,是要榨取非洲的石油矿藏资源?中国在非洲做了些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怎样做?非洲是如何与中国合作的?重要的是,中国所采取的方法与其他开发者为什么不同?本书中,大使、学者、总统、外交部长、政府顾问、企业总裁等高层政商学界人士深情讲述了他们的个
在本书中,罗伯特?卡根深入剖析了当今美欧出现分歧的根源,认为大西洋两岸关系出现困境的源头在于欧洲为美国制造的“合法性”危机,他对欧洲的这一做法进行了无情的诘难和讽刺。作者展现了美国与欧洲在处理一些问题上既一致又矛盾的相互关系,并预示了美欧关系的未来:尽管存在分歧,但是共同的对人类社会的愿望会使得同属于自由民主世界的双方
在本书中,罗伯特?卡根继续为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外交政策理念进行鼓吹和辩护。作者反驳了认为美国已经衰落的论调,强调了美国在构建和维持一个和平稳定、自由民主的国际秩序中所起到的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意在提醒人们美国并没有衰落,美国为维持目前世界秩序的努力值得继续下去。作者认为,“衰落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一种必然的命运”,是衰
《多重视角下的当代国际关系经典案例分析》是一部交叉学科的学术专著。它以重大历史事件为分析样本,撷取了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八个经典案例,分成战争与冲突、危机管理、恐怖主义、人权理论四个单元,综合历史学、国际关系学、国际法学等多个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在还原事件本源基础上,从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法律准则、人权理论和人权法等
本书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青年学者与美国学者共同打造的,目的是让读者能同时看到中美学者关于中美在地区特点问题上合作的不同认知,堪称本书的一大亮点。本书旨在从整体上把握中美亚太博弈的现状,比较中美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及战略,分析中美在朝核、缅甸、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南海等地区热点问题的主要分歧和共同利益上,探讨中美在亚太热
本书运用历史、理论和比较的方法对中美印三边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整体的考察。本书从冷战时期、冷战后、21世纪三个阶段概括和梳理了中美印三边关系的发展过程,从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和构建主义三个视角分析了中美印三边关系的内在逻辑,从东亚、中亚和南亚三个地区架构中对中美印三边关系的竞争与和作进行了比较分析,从非对抗性、脆弱
本书在解构“国会山”时选择了两个重要视角:从制度到现象的转换,以动态现实为落脚点,将国会政治概括为权力政治、选举政治以及结构政治;从现象到行为的转换,以普通议员为着眼点,本着“所有国会涉华行为都始于普通议员”的判断,选择了涉华连线、涉华提案以及访华行为等三个最为突出而关键的议员行为加以讨论。全书资料翔实、案例丰富、分析
2012年是中国还与周边继续风起云涌的一年,期间不仅有围绕制定“南海地区行为准则”出现的乱象,有黄岩岛的紧张对峙,还有中日之间关系“钓鱼岛事件”的不断升级……美国“重返亚太”战略解开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在经济发展良好状态下的隐痛,而男孩问题背后浓重的现实主义色彩凸显出的国家利益对当今国际政治和国际战略的影响力,使安全与互信
在本书中,罗伯特?卡根认为冷战后围绕着荣誉和影响力,大国角逐的历史重现,世界和平的梦想已经终结。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印度以及伊朗间的国际竞争使世界面临地区性冲突的新威胁,西方自由主义与东方强国间的竞争再次为地缘政治注入了意识形态色彩,伊斯兰激进派也开始反抗现代世俗文化对自身的冲击,同时,自由世界内部也出现了分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