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依据《重庆日报》实物,对《重庆日报》及其创办人卞小吾和竹川藤太郎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论述,填补了新闻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空白。全书共分十一章。首先介绍了《重庆日报》诞生的时代背景,接着分别介绍了《重庆日报》的创办者卞小吾和竹川藤太郎的经历,各自的思想发展
本书聚焦“中国企业品牌的国际传播实践与理论”这一话题,分析了中国企业品牌国际传播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着重关注中石化、中国南车、中交建、中国联通、阿里、华为、海尔、小米等企业品牌国际传播的历程、经验、教训和策略,并从学理上讨论了中国企业品牌及其国际形象的构建、传播的理念、渠道和方式,特别是探讨了央企与新兴传播企业品牌
本书运用新媒体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对典型新媒体类型进行社会责任评估,主要评估对象为主流新闻网站、大型商业网站、搜索引擎网站、视频网站、青少年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媒体微博;研究重点涉及网络话语、健康传播、环境传播、微博舆论、意见领袖、移动新媒体、电子商务、新媒体管理政策等方面;聚焦于微博和网站两类新媒体平台,对2014年发生的
本书采用UNCTAD产业分类标准统一口径,通过传媒类产品和服务出口规模、进出口差额、产品结构比重以及TCI、RCA、LAFAY等多种指标全方位评价我国传媒的国际竞争力,不仅纵向比较我国(包括港澳台地区)近10年来传媒竞争力演变,同时横向与英美、日韩、金砖四国中的巴西、印度、俄罗斯进行竞争力比较研究,揭示了我国传媒国际竞
本书以“社会化生产与营销”为主题,分析了2014~2015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传媒发展态势。书中从全球传播业总貌、传播行为、社会化传播和新闻消费四个层次分析了全球信息传播发展态势;从总体发展概况、行业与市场结构和发展趋势三个层次分别梳理和分析了2013~2014年中国、美国、日本、英国、法国、韩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国家和
由谢金文编*的《中外新闻史概要/思源教材系列》对中外新闻史进行全景式鸟瞰,又具有精和新的特色,着重于基本事实和主要观点,融入*新研究成果,以及新闻传播理念、要求和方法的演进,数字化、全球化的影响等。全书具体包括:新闻媒介的演进;从古代到近代:中国新闻事业的形成时期(-1895);大起大落: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失败(18
本书研究大众传媒在当代俄罗斯社会中所占的地位,它把新闻传播的本质属性和俄罗斯传媒的主要特点置于社会转型以及全球化的进程当中进行考察,重点探究俄罗斯传媒产业的结构和经济特征,系统评析传媒与受众的相互关系,并分章介绍俄罗斯印刷传媒和电子传媒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书被纳入莫斯科大学“大学经典教材”系列,可供新闻传播学研究者、新
《突发新闻教程》以全媒体环境为视域对突发新闻传播规律与现象进行研究,立足新闻学,综合运用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和政治学的相关理论,探讨了新的传播环境对我国现有突发新闻报道机制的挑战和应对之策;并结合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重大突发事件,对我国各类媒体突发新闻报道方式以及舆论引导方法和策略进行了分析;为改进和完善我国突发
《中国媒介批评的历史考察》综合运用政治学、历史学、新闻学、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大量挖掘和使用第一手文献资料,在对中国媒介批评发展的历史进行纵向梳理的基础上。对一些在媒介批评史上产生重大影响人物的媒介批评实践及其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不仅挖掘了一批鲜见的历史资料,而且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具有较高的
英国的新闻传播业史,特别是20世纪上半叶以前的历史,代表着当时世界新闻传播业发展的潮流。它的当代史,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也具有典型意义。英国创造了典型的渐进式商业性新闻传播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对于比较研究世界新闻传播体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英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建立在大量学术资料的基础上。资料的时间跨度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