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从十八年时光中选取当年所写的十八篇文章,从捐赠稿费资助失学女童,成立“童喜喜春蕾班”,到赴山区支教,为山区儿童捐书,到捐款创办并身体力行地推动新教育公益项目……真实记录了一位专业作家的教育探索,真情讲述了一群人“点亮自己、照亮他人”的行动故事,真挚动人,可歌可泣。本书荣获《中国教育报》2017年度“教师喜爱的一百种
《叶兆言文学回忆录》是著名作家叶兆言先生梳理近四十年的文学生涯,自述文学经历、回忆创作历程、思考文学命题等各类文章合集。作为文化世家之后,叶兆言耳闻目睹祖父辈们的故交挚友之情,见证了中国几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沉浮,文学史上的逸闻趣事于他而言不是遥不可及的传说,而是浸入到日常的生活。书中收录的回忆性散文,既是作家成长、成名之
本书是一部反映闽粤边中央苏区饶和埔诏十年血战史的纪实文学作品。全书共分十八章,内容包括:九村窑火、攻打饶城、茂芝星火、张碧光走了、岩下大寮等。
在1924-1927年革命的年代里,王若飞同志先后担任中共豫陕区党委书记和中央秘书长职务。大革命失败后,若飞同志组织过苏北地区秋收起义。1928年秋天,若飞同志出席了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会后被选派为共产国际代表之一。1931年夏天,因国内工作需要,若飞同志被调回来。一回国党就派他到内蒙古地区开辟陕甘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为宣传呼和浩特市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的基层干部,由呼市文联的作家深入各旗县区对第一书记、扶贫干部、致富带头人及社会各界帮扶人员进行采访,形成了42篇报告文学。本书是一部报告文学集,以“决胜全面小康、诀战脱贫攻坚,奋斗有我、美好有我”
本书是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迎接建党100周年、南昌大学建校100周年而组织编写的“医院文化丛书”中的一种,着重反映南大一附院优秀医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书稿以报告文学形式,分为上、中、下篇,详细讲述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各科室的故事和发展历程,回忆老一代医务工作者的创业精神,以小见大,呈现给广大读者一部共和国医疗发展史
本书正是一部讲述南昌地铁的建设历程的书。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描述了在南昌地铁从规划设计到建成通车这一过程中,地铁建设者攻坚克难的故事,如与南昌西站合建、最长隧道下穿赣江、八一大道上如何辗转腾挪等,诠释了一代建设者不畏艰险、甘于奉献、开拓进取、勇于担当的时代精神,再现了一个个历史镜头。本书是南昌地铁建设发展的珍贵记忆和历史见
本书为长篇报告文学,作者通过大量的实地采访,立足国家几十年来扶贫政策的发展变化,全方位、多角度地记录了共和国几十年来的扶贫历程,展开描述了农村贫困的真实状况,分析了致贫的各种因素,真实再现了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机构和社会各界团结一心,合力扶贫的宏大历史场景,全景式地勾勒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亿万百姓几十年
本书收录《船形之村遗落的旧梦》《大理的魅力》《大美张掖,胜景绝色文》《东方的威尼斯——同里》《敦煌记——三万盘石磨》《风情成都》《福州:在边缘中自得其乐》《高椅的似水年华》等文章。
本书收录《告别贫困从这里出发》《红色小山村的绿色致富路》《光伏板下藏着羊?》《荒山披绿成脱贫“靠山”》《布楞沟之春》《蝶舞萤飞间我家脱贫了》《群山难阻脱贫路》《新吕梁英雄传》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