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研究丛书:李鸿章与越南问题(1881-1886)》从李鸿章对越南问题的认识和政策视角来考察中国与越南朝贡关系的终结过程,并关注中国、越南及法国在上述终结过程中的互动与博弈,试图从东亚朝贡关系体制乃至中越宗藩关系的内部视角来解读中越宗藩关系的变迁与终结,就是将中越关系史研究、中法关系史研究、李鸿章研究及近代中国对外
《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史》一书由张铠著,系统地回顾了从公元1世纪直至20世纪中西两国长达2000年的交往史,并对跨入21世纪以来中西两国关系的新发展进行了概述。本书曾荣获西班牙“天主教伊莎贝尔女王十字勋章”(LaCruzdeOficialdelaOrderideIsabellaCatolica);其后又获“第六届中国社会科
《19世纪俄中关系:资料与文献(套装上中下册)》共收集了536份原始文件,基本上反映了1803-1816即清朝嘉庆年间的中俄关系的实况。其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俄国为了扩大对华的政治、商务利益而于嘉庆十年向中国派遣庞大的“戈洛夫金使团”,企图通过谈判迫使清朝扩大中俄贸易,解决两国边界等政治问题,实现俄国在黑龙
本书重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历史与现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当代中国外交进行了全景式综合考察,又特别重视对国际关系、国际体系的理论分析。全书内容分为四大部分: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国与大国关系、全球秩序中的中国。阅读本书不仅有助于读者认识当代中国外交战略制订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也使读者了解中国外交决策
本书是全方位研究中国-伊朗关系的学术专著。本书从时间和空间的广域角度,以中伊关系的发展历史、影响中伊关系的主要因素为轴线,客观地再现了中国-伊朗关系在不同时期的全貌,探寻了中伊关系的演变机制;以国家利益为核心,重点剖析了21世纪初期以来世界格局和两国国情变化对中-伊关系的影响、两国的外交决策机制和对外战略布局;本书还对
本书共分为十五章,主要内容包括:为什么要再谈钓鱼群岛问题;日本政府等故意无视历史事实;众所周知,钓鱼群岛自明朝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等。
本书简要回顾和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年来的外交历程。全书共分六章,把新中国外交史按照中共外交理念的变化以及明显的历史特征划分为六个时期,选取了新中国外交历程中的点滴瞬间,寓大背景于小事情,以简洁明快的笔触、通俗易懂的行文风格勾勒出60年新中国外交史的大体轮廓。
本书从历史角度阐述了阿拉伯世界与巴勒斯坦问题产生与演变的关系,阐述了阿拉伯国家与巴勒斯坦主要派别的关系,分析了阿拉伯世界对巴勒斯坦问题解决的关系与影响,认为阿拉伯国家支持巴勒斯坦事业具有双重性,即阿拉伯国家在支持巴勒斯坦人的同时又有对自身利益的不同考量,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地方阿拉伯民族主义和阿拉伯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
美国在钓鱼岛上如何“用心良苦”?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美国?美国为何重返亚洲?中美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中美存在哪些共同的“敌人”?中美开战可能性有多大?美国:你拿什么和我交换?美国在步步紧逼,中国在见招拆招! 王德培编著的《再平衡——中国的优势与美国的强势》对中美趋势的研判立足于结构分析,跟踪研究影响中关关系的各种变量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丛书:国际关系专业英语》以专题的形式将遴选汇编的国际关系英文文献归人三章,每一章包含五篇文选,其中每一章第一篇选文均是点题之作,对本专题的内容或论证、或综览、或启迪。每一章、每一节均配有导读,使读者对章节内容形成基本的印象,做到心中有数;选文中对阅读理解有重要作用的、有一定难度的单词在当页下方配有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