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梁庄王墓出土玉器、瓷器、金银器文物二百余件,通过彩色照片辅以清晰线图,使读者较为直观、全面地了解梁庄王墓出土文物的文化、科技、艺术价值。
本书结合考古发掘成果,对照出土器物与文献记载,讨论了蓝田吕氏家族墓反映出的北宋复古问题。书中对中国古器物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做简要梳理,并将吕氏家族墓放在整个中国古器物学研究的大背景下进行讨论,既为吕氏复古的讨论设定了明确的基调,也有利于反思其复古实践在整个中国古器物学发展中的位置和意义,是一部考古学与美术史结合的新颖之作
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结晶。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赓续历史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丰富中华文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日石刻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藏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基于青海省泽库县和日村的田野调查,
在党中央号召之下,作为中国古代优秀传统学术门类的金石学在近年来焕发新春,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占据大宗的中国古代墓志文献,又是研究热点和前沿之一。本书邀请了国内外学术界墓志研究领域的四十名专家,就墓志研究进行深入论述。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通论”,按时代顺序收录历代墓志研究综述,下编为“专题”,为墓志专题研究成
本书精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经济日报》等关于怎样让文物活起来的相关文章,深入论述让文物活起来对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意义及其具体实践。具体内容包括:对文物保护利用体制机制的探讨,用科技等高科技手段保护文物,讲好新时代革命文物故事,等等。除理论探讨外,本书还附延伸阅读,以具体事例来论述怎样怎样让文物活起来,
宣汉罗家坝遗址的考古发现,是2000年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探索川东地区巴文化的重要课题,从1999年至今,罗家坝遗址先后开展了8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器时代晚期和东周、秦汉时代的器物,填补了晚期巴国的空白。此遗址的考古发掘是继三星堆、金沙以来,
屈家岭文化是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时期代表性文化。文化层面上,屈家岭文化结束了以往多个文化系统林立的局面,实现了文化统一,并对外扩张,深刻影响了周边地区的文化格局。聚落与社会层面上,屈家岭文化时期遗址数量、密度和规模远超以往时期,大量兴建古城、人口空前膨胀、人群分化、农业经济发达、宗教意识进一步发展,表明屈家岭文化已达到较高
本书沿着“以地下论证地上”的思路,充分利用上山、跨湖桥、河姆渡、马家浜、崧泽、凌家滩、薛家岗、城头山、良渚与钱山漾等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资料,以考古学、人类学、艺术学、哲学、美学等多学科视角,分析了一万多年至五千年前中国美学久远、深广的“文化基因”,阐述了江南新石器审美文化在江湖山海背景下人与万物共生的命运共同体意
平武报恩寺建于明英宗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其壁画面积达到了三百多平方米,壁画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至今,不断吸引着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旅游爱好者络绎于途,彰显着它独特的地域文化。但这些壁画,经历了岁月的侵蚀,风化严重。为了保护,为了弘扬,我们将珍贵的壁画拍摄下来,整理成册,为读者探索平武报恩寺壁画的艺
郑韩故城,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市区周围,双洎河(古洧水)与黄水河(古溱水)交汇处。平面呈不规则三角形。城垣周长20千米,城内面积16平方千米。郑韩故城是东周时期的列国都城之一。郑韩故城是东周时期的列国都城之一。1961年,郑韩故城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4月,郑韩故城被列入二十世纪全国100项重大考古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