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现场》是一部报告文学作品,作品所有章节虽各自独立但有明线暗线相连,写作对象为城市社区,作者集中采访重庆市沙坪坝区相关社区情况。作品从最小的单位“社区”入手,叙写重庆直辖、改革开放多年来的城市发展深度故事,讲述社区工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力争“一叶知秋”。作者深入社区进行采访,全书由近30名不同类型社区
《朝着小康奔跑》除了采访深入扎实,在篇章结构上也独具匠心,分为《奋斗篇:脱贫路上》、《援建篇:扶贫路上》、《思考篇:希望路上》三大板块,其中既有扶贫干部的实例,也有脱贫群众的实例,更有当地村干部的实例,甚至有返乡创业的实例。立体记录和展现了脱贫攻坚一线的真实场景。在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中,主人公不仅仅代表自己,他们更是
20世纪初,普氏原羚曾广泛分布在内蒙古、青海、宁夏和甘肃等地。但随着生存环境的恶化,这一珍贵动物目前仅存在于青海湖周边地区,到1999年仅存300余只,比大熊猫数量还要少。1997年11月下旬,葛玉修拍摄到野生普氏原羚照片,成为*个拍摄到该物种的人。在了解到这一物种濒危的情况后,他不断四处奔波游说,唤起了社会各界对其生
小说塑造了一位焦裕禄式的新时代好干部柳西周的形象。柳西周祖孙三代都是村干部。他幼年家庭贫穷,初中毕业回乡,便像父辈一样当上村里的干部,并入了党。他一心扑在工作上,日夜为村民操劳奔波,为给镇农技站柳西红抢收良种麦,甘愿自家麦子遭雨淋舍弃。柳西周为给村民发展种植特色优质麦,增加村民收入。为了外出考察,顾不上吃饭,宁愿忍饥饿
《英雄之城》一书,全程全景记录了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武汉“封城”前后动人心魄的武汉抗疫保卫战。从党中央的深情牵挂和科学指挥,到湖北省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从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大国栋梁的冲锋陷阵,到李文亮、刘智明等一线医护人员的英雄献身;从除夕夜出征的人民子弟兵,到火神山雷神山的奇迹崛起;从单车骑行奔赴抗疫战
本书为一部纪实文学著作。作者紧紧围绕文学巨匠路遥的大学生活,用细腻的笔法,生动地记录了他的成长背景与成长经历,特别是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包括路遥在大学时代的生活、学习、爱情及其对于路遥成长的影响。本书真实、客观、生动、多维度反映路遥的大学时代,从生活学习层面和思想精神层面,全方位、立体展现作为一名大学生的路遥形象。本书
本书讲述了上海市浦东新区书院镇一家祖孙三代人的真实故事。第一代系抗战时期从事海运贸易的爱国实业人士,第二代系屯垦戍边的保家卫国者,第三代系改革开放的知识型一代,他们的经历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是那些时代真实而客观的缩影。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军队医务工作者逆流而上,驰援火神山医院。本书是火神山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实录:以马凌、沈利、董红娜、杨静静、王巧玲等为代表的军队医务工作者,身处火神山医院一线,与新冠肺炎疫情展开一场关乎生命的竞速较量;在被称为“红区”的重污染病房里,情形危急但不失温暖:九十七岁的老红军躺在病床上执
《2020报告文学》把握时代脉搏,反映现实生活汇聚2020年报告文学年度作品精华
如潮一般奔涌的不是水,而是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正悄无声息地进入一座千万人口的城市,正包围着几千个社区和几百万个家庭,正偷袭着无数个孩子和老人。在庚子年之初,在中部城市武汉,从四面八方朝医院里奔涌的,是如潮的人群。我们,你们,他们,那些奔涌的生命,那些行走和拥挤的人群,那些社区里商场里家庭里单位里的人,我们都是城市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