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日寇悍然挑起卢沟桥事变,开始大规模入侵华北,29军守军在日寇软硬兼施的各种阴谋面前,坚守宛平城,不为困难所屈服。该作浓墨重彩的塑造了一批无名英雄,中共地下党员、进步学生、爱国人士及广大市民,他们积极支持卢沟桥抗战。虽然“七七事变”失败了,但他们的功绩,在于拉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唤醒了东方的睡狮。
抗战期间,日军一方面命令陆军沿华北的几条主要交通线发动疯狂进攻,另一方面派出海军对中国沿海交通线进行封锁,妄图切断中国与外界联系的国际交通线。切断了国际交通线,就等于切断了抗战的生命线!于是,中日两国在陆、海、空多个战场,围绕抗战交通线展开了一场场决定国家命运的生死决斗!抗战18次重大会战无不围绕对交通线的争夺。为确保
《恒心》既是书名也是主人公的名字,为什么叫“恒心”。这是本书主人公在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时的誓言,他为了永不忘党,忠与中国共产党的“恒心”不变,给自己令名为“恒心”……
《2014年度中国法治文学精选》分小说卷、纪实文学卷,共两卷。代表本年度法治文学创作在中短篇小说、纪实文学方面的最高水准。《打造再生之门的人》是《2014年度中国法治文学精选》的纪实文学卷。这也是中国法治文坛第一次主办的全国性年度法治文学作品精选的征集编选活动。
本书稿从纪实的角度,采撷世界谍战史长河中“美男计”的若干案例,展示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尤其是冷战时期以来的一些惊心动魄的谍案,并将之置于间谍斗争的谋略高度来认识,以便人们从中得到有益的警示和启迪。
本书稿是一部专门反映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女间谍活动的纪实性文学作品,共分上下两卷,上卷记述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女间谍,下卷记述冷战中的女间谍。披露了东西方世界各有关国家、情报机构活动的手法和方式,真实地再现了一些知名的女间谍、女特工惊心动魄的活动情况,将铁幕后面的阴谋与温柔之乡的缠绵悱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向人们展示出一幕幕神秘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作者以自身经历为线索,以形象化的语言剖析了自己是如何走上从警之路、如何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以及如何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仰等,展现了一大批人民警察在执行法律、维护法制尊严的岗位上的精神风貌。
程湾是一个仅有四五百人口的江汉平原村落,既不靠城市,又远离改革开放前沿,没有名山大川等先天性旅游资源可以利用,没有可以提振家乡的商贾名流,这样一个寂寂无名的村落,代表了中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发展生态,可以成为探究中国30多年城市化大迁徙的人口迁出地样本。作者以真挚的人文情怀,长期关注农村城镇化,追踪自己的村庄及乡亲4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辑刊2014》从2014年海内外媒体有关中国科大的专题报道中选取190多篇,分为“综合报道篇”“人才培养篇”“科学研究篇”“校园文化篇”“科大学人篇”,并在书末附有2014年对外宣传报道作品的目录。
《抗日战争(第一卷1937年7月-1938年8月)》王树增战争系列作品登顶之作! 七十年,第一部属于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第一卷1937年7月-1938年8月)》以三卷的恢宏篇幅记述了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作品以战争的每一次事件和每一场战役为纵贯,以第二世界大战的国际视角全面真实地揭示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