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中的中国男孩:卜励德回忆录》为卜励德大使的个人回忆录,作者从1948年遇到第一个亚洲人说起,讲述了他如何从一个纽约上东区的年青人成长为一个年轻的中国问题专家。他以中美建交亲历者的身份,讲述中美关系发展历程中一些不为世人所知的、如今已被遗忘或者误解的重要事件的内幕,及一系列中美关系史上重要时刻。《中美关系中的中
本书收录了《国际关系理论的“空间转向”:一项研究议程》、《构建中国特色国际政治理论的一项可能议程:国际政治的国家行为理论初探》、《隐晦的冲突及其未来——浅析中国对外战略中“理想世界”的存在与可能》、《新兴大国与全球经济治理领导集团改革:变量和趋势》等文章。
俞邃论集
《2012国际安全》主要收录了中美关系基本稳定,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分歧依旧、美俄关系的不稳定性再次显现,成倒退态势,前景不够明朗、中日关系因钓鱼岛问题出现新危机,但依然处于可控状态、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取得新进展,协同平衡西方大国势力等内容。
《中缅边界问题研究——以近代中英边界谈判为中心》一书在充分吸取既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晚清、民国直至中华民国时期的中缅边界问题做出了系统、全面研究。1960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边界条约》在北京签字。从1885年英国入侵上缅甸开始,延续70多年的中缅边界纠纷就此终结。这是新中国政府同邻国签订的第一个解
作为当今世界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眼之一,“全球化”描述的是变化中的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和环境方面的发展进程。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这些进程在不断加速并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作者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全球化的多个方面,尤其是“9?11事件”之后,“全球化”被赋予的新的含义。他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全球化是从现代才开始的吗?全球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手册:职能、政策与运营》旨在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以下简称“基金组织”)的职能、政策和运营做一概述,但并不打算对这些职能、政策和运营的规章制度做权威的解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手册:职能、政策与运营》只提供对基金组织的宗旨、治理和内部组织结构、指导其与成员国开展日常业务的政策,以及执行这些政策的内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分为两个子系列:《年度综述》和《前沿报告》。《年度综述》按一级学科分类,每年度发布,《前沿报告》每三年发布,并都编撰成书陆续出版。学科《年度综述》内容包括本年度国内外学科发展最新动态、重要理论观点与方法、热点问题,代表性学者及代表作;学科《前沿报告》内容包括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三年来国内
《国际关系理论探索文集》一是介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与创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相结合。探索更好地以中国的视角来介评、借鉴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外结合,为我所用。二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30多年来,教学一直没脱离过科研,以教学任务支撑科研项目,以科研项目丰富教学内容,相辅相成,优势互补。三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最核心的学术原则,应
本书涵盖了截至2010年的日本和世界外交,反映了新近解密的外交文件、相关人员的回忆录以及外交史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