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马两国互为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经济关系十分密切,全球“碳中和”趋势更为中马经济合作关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马来西亚国内政治相对安定,营商环境较好,社会关系相对和谐,为中马经济关系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再加上中马经济合作存在包括政治关系、制度基础、产业互补性、经济区域化、高互信程度和华人华侨社群作用等在内的诸多独特的有
本报告认为,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与进步的动力与结果,不会因受国际冲击中断;“一带一路”投资对中国与倡议参与国都有重要意义,加强“一带一路”投资是推进“双循环”格局形成的重要手段。研究投资友好指数可以为主权基金和民营企业投资“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家提供指导或借鉴。
本书共12章,共分几个研究重点:一是围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是第一资源方面的,如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围绕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等方面的,如天津、广东、江西、山东、吉林等地党委政府及市场主体等加快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三是围绕社会文化领域等方面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了爬坡过坎的攻坚阶段,迫切需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升级产业结构、转换发展动力,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阶段。本书围绕“一带一路”主题,邀请来自学界、政界和业界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视角,从“一带一路”合作平台建设、中国国内循环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循环、“一带一路”国际循环促进中国国内循环
本书全面、**地介绍了全球产业分工和国际贸易规则体系的演进趋势,以及近代亚洲商业贸易网络、现代东亚供应链网络的发展脉络,有助于深刻领悟“一带一路”、上合组织等国家战略部署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本书吸收了国际**、前沿的理论成果,具有理论的**性、系统性与实践的鲜活性。全书共上下两篇十章,上篇包括全球产业分工与
《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报告(2022~2023)》聚焦“双碳”目标与绿色发展,系统分析了近年珠江—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形势与特点,并对2023年乃至“十四五”时期的碳排放及绿色发展态势进行展望,剖析绿色发展经验及问题短板,多角度探讨珠江—西江经济带推进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的主要思路和对策。全书包括总报告、专题篇、地区篇三
本书为第6辑,主要由9篇文章组成,围绕基于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的制度型开放营商环境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企业资本跨地区流动视角的数字化如何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基于中国上市公司APP活跃度的数据资产的价值相关性、基于百度搜索指数的经验证据的互联网搜索是否促进了中国的OFDI、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的员工持股计划与企
温州蓝皮书由中共温州市委党校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合同推出,今年是连续出版的第16本。本书展示了温州市2022年发展全貌,其中不乏对2022年温州各方面经济形势的预测,以及当地的特色做法,对于记录当代温州发展具有很强的资料价值。本书分为总报告、经济篇、社会篇、文化篇、生态篇和专题篇几部分,包括附录共27篇报告。经济篇
本书将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学部工作局与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第十届中国·贵州“后发赶超”论坛论文编辑成册,内容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闯新路:东中西部携手谱新篇”为主题,涉及粤桂东西部协作升级跨越的创新举措及推进路径;我国构建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的机制探索;推进黔桂边区跨区域协作发展的若干思路;深刻把握贵州在新时代西部
本书总结了2019年全年及2020年上半年上海民营经济的发展情况,民营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等,展望了2019年下半年上海民营经济的走向,收录了数十个富有价值的专题课题研究报告,资料翔实,数据新鲜,实为了解近年来上海民营经济发展的有用工具,对促进上海民营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本书集合了上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