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思想文化简论》,本书的核心部分是西方思想文化传播依赖的地理、历史背景,西方思想文化基本精神和西方思想文化的价值取向。然后逐步展开西方思想文化传播的主要历史时期,重点介绍了西方哲学的基本脉络。书中涉及神文化的传播内容。
《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生平传记。与其他相关传记不同的是,《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较多的设计到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和个性方面,因而不只是维特根斯坦的研究者,普通对哲学感兴趣的读者也能从中获得丰富、深入的阅读体验。
从古典时代至19世纪末,色诺芬一直是认识苏格拉底的重要源泉。 《色诺芬与苏格拉底》是2003年法国普罗旺斯大学古典学系发起并组织召开的首届色诺芬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集中讨论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 《色诺芬与苏格拉底》明确了如下问题:古典时代更为关注的不是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而是有德性并作为德性倡导者的色诺
本书探讨的核心主题为尼采思想的真实面貌。各位作者均为西方尼采研究专家。他们不依陈说,新开局面,把尼采的思想,置于西方古典传统的整体背景中进行解读。揭示出了西方传统的潜脉渊源,据此渊源,直逼尼采真实核心。
人们通常以为,康德只是个单纯的思想家,终其一生都在普鲁士偏僻一隅过着离群索居、机械一样规律的生活,既没有故事也没有历史。——库恩教授的这部传记则最终打破了这一神话。与以往只着重于康德晚年的传记不同,本书着重于正在构思《纯粹理性批判》的年轻哲学家,再现了一个多面向、真实的康德形象,从而打开了我们了解康德其人及其时代的有趣
《现代欧洲思想史--新评价和新视角》为两位著名的思想史研究学者多米尼克·拉卡普拉和斯蒂文·L·卡普兰主编的思想史研究论文集,参与撰稿的都是当时世界一流的思想史家如夏蒂埃、基思、海登·怀特等。他们聚焦于以“语言转向”为代表的新的思想史研究范式的转型,讨论和回答了思想史与社会史、文化史和后现代思想家之间的学术关联性,思考如
米勒认为,柏拉图的《治邦者》并非枯燥的学术论文,而是一篇真正的戏剧对话。城邦好比洞穴内的生活,苏格拉底-柏拉图式的哲人需要思考,如何把握哲学与政治之间的中道,并告诫那些习惯于以数学思维方式理解复杂政治生活的人。米勒的《柏拉图<治邦者>中的哲人》是当代《治邦者》研究的里程碑,成功扭转了欧美学者的研究风潮。米勒
本书立足于相关的历史文化语境和文本语义分析,借助西方现有的研究成果和二次反思的方法,试图对《理想国》的诗学思想进行重新探讨和定位。柏拉图的诗学是一种带有政治工具论色彩的道德理想主义诗学。这种诗学以形而上的二元论为原则,注重善心为本和强身为用的灵肉互动关系,可分为心灵诗学与身体诗学两个彼此会通的理论维度。基于诗乐艺术教育
现当代西方哲学中由罗素所促发的"迈农本体论迷津研究"(或"迈农主义研究")实即非存在研究,近乎东方哲学的有无之辩。本书将在尽可能全面深入地考察西方迈农主义研究基础上,从本体论、认识论、人生哲学和科学哲学等角度对已有的非存在研究作出梳理、分析和评论,并吸收、提炼其中的积极成果,尽可能站在现时代的高度,对有关前沿和焦点问题
全书以古代、中世、近现代为时代框架,提纲挈领式叙述西方两千多年哲学思潮及其发展轨迹,并意图统一科学和宗教的精神,对普及哲学常识的提倡,颇有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