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自2011年以来发表在报刊上的关于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方面的部分论文的合集,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战略,方针政策,文化领域的重大决策、重大事件和重要专题的研究,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及实践的研究;文化领域历史问题或重大现实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如《西
《文化寻访:遇见传统与现代的北京》的完成,不仅有赖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新闻系教师团队的悉心指导,更得益于主流媒体记者的专业点拨。来自主流媒体的专业新闻记者指导学生们完成了选题的策划、实地的走访、材料的收集和稿件的撰写。人民日报社的赵婀娜主任、国际人民广播电台的关娟娟主任、中国青年报社的堵力主任、北京日报社
张庆善是红学研究专家,除红学研究之外,他还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领域做出了贡献。《非遗碎墨:张庆善非遗保护文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丛书)》是他有关非遗保护方面的文章合集,有讲话、序、访谈及理论文章,见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我国到在非遗保护在我国逐步得到重视的历程。
本书是部英译汉的译著。经埃德加斯诺的介绍,罗信耀先生在《北平时事日报》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北京文化,后结集为:TheAdventuresofWu:theLifeCycleofaPekingMan,先后有英语版本和日语版本出版,在国外影响很大,一版再版,被认为是外国研究北京民俗的必备书籍,遗憾的是因为大量民俗的专业名词,以
本书是“文化金融蓝皮书”系列的第4版年度报告,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和中国社科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作为编写单位联合研创。报告分为总报告、市场篇、行业篇、区域篇和专题篇五个部分,共计15章。总报告以“站在十年成长的时间节点”为题,既对过去的2019年文化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也对十年来文化金
《深圳文化发展报告》(2020)由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编撰。包括总报告、先行示范区与城市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设施与公共服务、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城市文学与文化空间、文化案例等栏目内容,较为全面系统地回顾、总结2019年深圳文化发展的基本状况与主要成果,简要分析深圳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2020年深圳文化发展进行展望
为了探究文化移转时可能发生的诸多现象以及其背后的历史动力,本书以“异国事物的转译”为题进行探讨,且另辟蹊径将考察重心由文化的复制与移植,移至其间“看似相同、实则有异”的暧昧转变,希望借由近代中国的案例,探索不同文化互动时的若干原则。全书主要以当时鼎盛的大英帝国与力图振作的中国为载体,以中西往来频繁的上海为地理空间,借检
本书是对几千年来的四川民间文化大规模、集中完备的一次搜集和整理。分为民间习俗、民间文学、民间演艺、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民间餐饮、民间建筑、民间科教、民间游艺、民间文化遗存10编,图文并茂,立体地呈现了四川深厚的文化历史、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在这本书中,我们将看到濒临绝境的一些民间艺术,比如马铃子、木琴、水碗等;也
本书以“变革时代”为主题,以改革开放40年为开篇,思考变革时代下的文化发展,同时也从洞察行业发展新趋势、解码文化发展新现象、发掘文化传承新亮点、感悟城市创新与乡村振兴、发掘国际文化发展新模式等维度深入探讨,把握文化发展脉博,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广州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0)》由21篇调研报告或论文组成,按内容分为总报告、创新篇、湾区篇、融合篇、疫情篇、借鉴篇、案例篇等七个部分。总报告指出,近年来广州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与科技融合加深、互联网文化蓬勃发展、动漫游戏优势明显、网络直播迅速扩张、电竞产业蓄势待发、工业设计持续壮大、超高清视频产业快速发展。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