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记录霍巍教授在“第三极”青藏高原开展考古发掘工作过程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考古手记。书中收录了霍巍教授多年来在第三极考古工作中写下的数十篇随笔,以在青藏高原开展的重要考古工作和第一手田野考察资料为基础,生动记录了作者在发掘、调查以卡若、曲贡、藏王陵等为代表的西藏古文化遗址过程中的发现、感受和思考,展现了青藏高
大型历史文献丛书《三晋石刻大全》系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项目,自2009年第一卷面世以来,已经陆续出版了七十余卷,在世界产生了巨大反响,获得了诸多奖项,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部分卷目输出海外,嘉惠学林。《三晋石刻大全·运城市永济卷》由董榕主编,共收永济境内古今石刻600余通(方)依照丛书之体例编纂,按照时代顺
本书分为以器载道、巧夺天工、翰墨聚珍、红色风华四部分,收录了陶器、瓷器、竹木雕、书画、革命文物等福建馆藏文物。
本书的出版是配合在深圳市南山博物馆举办的同名展览,展览中最重要的文物是东魏时期的“翟门生屏风石床和石门”。这一组文物具有目前唯一的北朝外来士人肖像,唯一的石门墓志,唯一的北方竹林七贤画像等重要文化信息。墓志主人翟育字门生,原为翟国“萨甫”,作为“使主”出使北魏后留居洛阳,葬于东魏武定元年(543年)。本书首先刊出了4位
本书共精选辑录了洛阳市区的洛宁县、伊川县、栾川县等现存碑刻220件,时间跨度上至明代,下迄民国。运用文献学、历史学及语言文字学等相关学科相结合的整理研究方法,对碑刻进行释文、点校、编目,按立碑时间先后顺序,采取图版与释文对照的方法编排,印刷精美,对照方便,是编者竭尽心力试图呈现给大众的一道盛筵。
本书阐释解读了良渚文化玉琮、战国水晶杯、五代吴越国时期玉童子等一批代表性器物,揭示了浙江在历史上曾是中国古代玉器雕琢制作的中心,也展现了浙江先民崇尚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传统。
本书将漆器、竹木牙角器、笔墨纸砚、玻璃器、印章、钱币、织绣品、造像等藏品归类整理,依次解读巧夺天工、精美绝伦的各类器物,展现先辈们的巧思妙想、超群技艺。
本书涵盖礼器、兵器、生产生活用具及宗教类文物等,其中有见证越地繁华兴盛的商代蟠龙盘、春秋伎乐铜屋、战国越王剑等国宝重器,也有反映“东南佛国”盛极一时的鎏金银阿育王塔、鎏金铜龙柱佛像等法器圣物,还有承载越地先民诗意栖居美好记忆的青铜镜、金银首饰等饰品用具。
本书以东苕溪原始瓷、曹娥江流域汉晋青瓷、上林湖畔唐宋越窑秘色瓷、浙南山地宋元明清龙泉窑青瓷为脉络,诠释了“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的辉煌厚重。
本书分为文物古迹和非遗工艺两部分,重点围绕燕地乃至京津冀地区的古文化遗存及其相关内容展开,还实现了将华北历史文物遗存数字化呈现和科研成果的应用性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