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了纳木错流域积雪与植被变化的指数关系。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弱的少数几个地区之一,成为探索不同环境模式下积雪对植被影响的理想场所。本研究利用水文年2005-2014重建的每日积雪数据TAI和2005-2014年MODIS13Q1的NDVI植被数据产品,结合冰川编目和高程数据,探讨纳木错流域冰
本书是一部宣传城市暴雨洪涝灾害治理相关理念与技术方法的科普读物。本书围绕洪涝共治洪涝灾害韧性防御等核心观点进行阐述,主要内容包括城市洪涝基础知识、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城市洪涝灾害治理中的疑惑、城市洪涝治理新理念、城市洪涝防治新技术、城市洪涝灾害应对新措施、公众如何应对洪涝灾害等七个专题50个问题及对应解答。每个问题下配有
本书在参考国内外地表蒸散和干旱遥感监测等相关理论方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省实际情况,开展了地表蒸散反演和干旱遥感监测等研究。本书共分为8章。第1章对本书形成背景进行详细介绍,并阐述了地表蒸散遥感监测和干旱遥感监测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地表和干旱遥感监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2章介绍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源,说明数据处理方法;
山洪灾害具有季节性、区域性、突发性等特点,是造成人员伤亡及重大经济财产损失的自然灾害之一。受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影响,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省在梅汛、台汛期及局地暴雨时易引发山洪灾害。浙江省水利厅为服务我省山洪风险区广大人民群众及基层工作人员,组织编制了《山洪灾害防御知识》。该读本主要从山洪基础知识、个人避险、救援安置、防
本书利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文字,配以精美的实景图片以及手绘防御指示图片、图表和漫画等,详细介绍了台风、暴雨与洪涝、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与霜冻、雾、霾、道路结冰等常见气象灾害的定义、发生条件、分布特征、预警信号及防御措施等。全书正文共十四章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东北典型地区近年来积雪调查和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进展,详细阐述了东北地区积雪特性分布、百年长序列东北地区积雪深度和面积的分布与变化特征,以及21世纪东北地区积雪参数的变化趋势,全面揭示了东北地区降雪参数以及降雪结构的变化规律,剖析了东北地区积雪黑碳、重金属等污染特性以及来源,重点分析了积雪对春季土壤湿度及
本书从七个方面着手指导人们面对洪涝灾害时积极进行安全与健康防护:洪涝灾害的危害及自救与求救,解决饮水、饮食安全,灾后预防传染病,正确处理常见疾病和外伤,灾害期间对新冠疫情的防控,灾后环境的消杀,正确应对心理压力。书中并配有一线临床医生录制的相关应急救护视频,给受灾群众最直接的指导。
本研究选择洛阳盆地洛河下游太学村地点(TXC)风成黄土土壤剖面中所夹古洪水沉积层(overbankflooddeposits,OFD)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地貌学、第四纪沉积学、年代学和环境考古学等多学科交叉手段,鉴别发生在洛阳盆地的史前大洪水事件,并探讨大洪水事件发生的气候背景及其对洛河下游河谷平原区远古文化突变和社会转
本书以漫画形式讲述人类研究空气的试验历程,内容包括:托里拆利的真空实验——制造人类史上的第一个真空、波义耳的真空泵实验——通过真空实验看到崭新世界、发现波义耳定律——空气压力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波义耳确立的元素概念——超越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理论等。
干旱灾害已成为影响人口最多、造成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准确监测干旱事件的开始、强度和范围,是科学管理干旱风险、减轻干旱影响的重要前提,本书以青海省为研究区,在综述干旱监测和不同类型干旱演进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青海省干旱特征,并以巴音河和香日德河为典型区,研究了气象干旱、农业干旱和水文干旱的集成监测方法以及不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