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近代川康地区仓储分布变迁及其保障功能研究》。本书重在阐述近代川康地区传统仓储和社会保障仓储的发展演变历程,不仅从时间维度展现了近代仓储制度的演变,而且还从空间维度复原了川康地区仓储的分布变迁。同时,本书从社会区域史角度,考察了近代川康地区仓储与地方社会的关系,如仓储与地方保甲制度、地方绅士的
先秦至汉唐时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原地区在其中又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以农业问题发展为主线,略以时间为序,在深入挖掘相关史料的基础上,系统地考察了先秦至汉唐时期中原地区农业文明的肇兴、农民与小农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与耕作技术的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及其职能的演变、农业生产的周期破坏、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等问题。其中
无人机遥感与智慧农业信息提取
本书共15章,系统阐述了中药材种业的技术现状、产业现状、产业化实践。第1章简述了中药材种业基本现状;第2章至第7章介绍了中药材种业技术现状,包括中药材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评价利用,中药材品种选育、登记与新品种保护,中药材种质鉴定技术,中药材种子加工技术,中药材种子贮藏技术,中药材种子质量标准研究;第8章至第11章概述了中
本书分析了农地确权的背景和意义,对13个粮食主产区的农地确权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分析,将农地确权模式划分为2大类5种模式,并进行了区域异质性分析。经过实际调研发现,农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物化了土地相关权利,促进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稳定农民预期、促进农地流转和农民进城从事非农产业增加收入。作者认为粮食主产区农地确权也有部分实践偏
农业绿色发展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本书以生态资源优势突出的吉林省农业(狭义)和畜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在对吉林省农牧业绿色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熵值法、层次分析法、Tobit回归模型等定量分析方法,对吉林省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绿色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进
昆明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于2019年正式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合作共建“昆明市-中国农业大学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该实验区是中国农业大学首批建设的乡村振兴创新实验示范区。经过两年的实验工作,六个示范村实验探索获得阶段性成果,在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机制、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处置盘活机制、新农人新乡贤新村民培育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了一批利好政策,乡村振兴搭建起了“四梁八柱”。好政策好机制,需要落到实处,才能见到实效。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全面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也将进入施工大干的关键之年,更需要实打实的行动。我们必须迎难而上、踏实苦干,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拦路虎”,改进工作作风,全力抓好抓
发展农机服务已被欧洲、亚洲,甚至非洲等地区的国家普遍实施,以推动农业的现代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众多研究表明,农机服务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还可以有效缓解农户的资本约束,从而通过服务外包的方式将小农户卷入农业分工。本书从理论逻辑、经济效应和转型趋势三个层面系统分析了我国农机服务的发展,试图在探讨农业分工的理论基础
本书是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问题研究”成果丛书的第二卷,是对重大咨询项目课题“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系统总结。全书以课题研究成果为基础撰写第一、第二、第三篇内容,在三篇之后加入了以课题调研报告成果为主的附件。第一篇“乡村振兴科技供给与需求”探讨了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振兴愿景的分析与预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