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老子》是作者积多年之学识和深厚的东西方文化功底,以科学家和哲学家之多维思维方式,并结合现代科学的新研究成果,多视角地诠释了我国的一部哲学著作,相信它一定会给您带来对《老子》的崭新认识和深刻感受。
“音诵”是具有特殊音乐属性的道家声控技术,发源于上古的自然啸法,至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洛诵”法度,至汉魏时期又有了“步虚声韵”。南北朝时期,北天师道首领寇谦之谓其获得太上老君启示,而有《老君音诵戒经》。此后,“音诵”便在道家内部秘传。《道德经》音诵,遵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法则,按照《易经》八卦象数,贯彻传统阴阳五
本书是作者二十多年来进行学术探索的一点心得和体悟,涉及易学、经学、史学这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甚至密不可分的学术领域。全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秦汉易学思想的发展、易学与汉代辞赋、钱大昕的易学成就、杨向奎先生易学研究述略、经学的早期发展、汉代经学与制度建设、汉代经学与教育发展、两汉经学与史学的双向互动、汉代经学与山东儒生、
《孔子的故事》的作者李长之对于现在的读者或许已经陌生了,但在20世纪50年代那却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李长之,1910年出生于山东省利津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孔子的故事》出版于1956年,是年李长之46岁,却已经发表了六百多篇文章,出版了二十多种专著。本书记载孔子的出生、讲学、周游,删《诗》定《礼》著《春秋》,以及宣
华夏儿女的脚步,当走到春秋末期的时候,老子在他自身自然回归以后,对静默中所见实相用了一个通俗的”道”字来命名。并因道而说及德,使得好像是物的道,第一次在中国,乃至世界人类的文化史上,系统地、玄妙地表述成了可以见、可以触摸,方便参照的崇高的文化现象一一上德(上德,它不同礼、义、仁,也不同于下德,它同道,故后人称上德为一一
《任继愈哲学文丛》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任继愈哲学文献整理与研究”的研究成果,汇编了任继愈所著有关中国哲学的论著,在已经出版的文集基础上,补充了或单行本所未及或未能收录的论著。《儒家与儒教哲学编》收录了任继愈对儒家及儒教独到见解,主要分“儒家篇”“儒教篇”“附录”三个板块,“儒家篇”包括对孔孟的研究,以及“王弼‘贵无
本书旨在帮助青少年切己地理解《论语》以及孔子师徒的言行思想。书中挑选了《论语》中的重要段落予以解读,将它们植入由波澜壮阔的宏观历史与生动真实的个体生命共同架构起来的背景画卷之中,以带领青少年“穿越”回孔子的时代,使他们与古人产生真正的共鸣。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读者能够自己去探寻《论语》中那些伟大箴言的意义,从而推动人格
本书共四章。导论部分梳理了前辈学者对于庄子“天”论的研究,并提出新的途释路向;第二章阐明了庄子所揭示的“天地精神”的具体义涵,以及人应如何在此“天地精神”的指引下理解自己的存在意义和生命活动;第三章分析了内七篇文本中的“天与人不相胜”理念,诠释了既能“与天为徒”,又能“与人为徒”的真人境界;第四章则论证了“天与人不相胜
本书旨在疏通孔子学说,首取《论语》本书之文前后互证,次取群经诸子及四史为证,无证者则阙之。
本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在他的文章中出现的很多寓言故事,因其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本书使读者能够更加通俗易懂地了解韩非子其人其作。韩非子的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读者不仅可以从中学习到写作的方法,更能从韩非子的文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