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文名为《主位推进模式视角下的汉语散文英译研究》,是关于主位推进模式与汉语散文翻译研究方面的英文著作。由主位推进研究意义、基于主题理论的文献研究、主位推进与文本分析、主位推进与文本翻译、关于主位推进的研究设计、文本翻译中主位推进的转移、文本翻译中TP模式转移与对主位推进未来研究的建议八个部分构成。全书从语篇视角入手
本书主要内容由序,绪论,五个章节,余论,附录,后记组成,并把这些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为史诗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研究中广泛参照了国际上史诗学晚近的理论成果,对下述问题作出了回答:(1)如何正确认识“口头性”与“书面性”的关系;(2)史诗文本的种类和基本属性;(3)史诗文本与演唱语境的关系;(4)给定的的文本与整个传
本书主要收录第一、第二届(2019年、2020年)“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上海地区获全国及上海赛区奖项作品的教学设计和说课,以及第三届(2021年)“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者优秀案例和专家点评,即作品的教学设计和说课7的优秀诗词讲解课程。
本书为中国海洋大学“传记与小说重点研究团队”负责编辑的学术辑刊。本辑刊稿件来源,一是中国海洋大学“传记与小说重点研究团队”举办的年度传记文学学术前沿问题研讨会参会优秀论文,二是本辑刊面向学术界专业研究人员征稿所得的优秀稿件,三是中国海洋大学“传记与小说重点研究团队”年度学术沙龙中的优秀报告。辑刊栏目包括以下五个主要方面
本书选收唐诗名篇1100余篇,所收唐诗作品面广,各种艺术流派的诗篇兼收并蓄,较全面地展现了唐诗绚丽多彩的艺术风姿。由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周振甫、霍松林等古典文学专家撰写赏析文章。
本书共分为“诗词篇”“对联篇”“谜语篇”三大部分。“诗词篇”分六章:诗歌概述,介绍诗歌的定义、源流;诗歌的种类,根据诗歌的含义及其特征按音律、内容、时间对诗歌进行分类和讲解;诗词的格律,剖析近体诗和词的格律;诗词的写作,讲解诗词写作技法、作诗和填词要领、和诗词用韵的形式、传统诗词的变革;杂体诗选介,系统介绍回文诗、藏头
本书以入选国家“首届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的《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为基础,分为六卷,汇编成分卷本中国文学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共收录宋词名作1200余篇,选目涵盖各家各派,全面精到。每篇词作由古典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夏承焘、唐圭璋、缪钺、叶嘉莹、周汝昌、宛敏灏、万云骏、钟振振等撰写鉴赏文章,讲解详尽
本书遴选朱熹诗词100首,以《春日》开篇,分为理趣、爱国、民本、山水、咏物、修持、酬唱、居止、忆昔等九大类,每类选入11篇,共99篇,加上开篇的《春日》,计100篇。朱熹的组诗如武夷九曲(10首)、芹溪九曲(9首)、斋居感兴(20首)、云谷二十六咏(26首)等,只选取其中的一至两首。每首诗后均加以注释和评点解读,展现朱
本书是明代郝敬经解类著作《九部经解》其中一种,包含《读诗》一卷、正文三十六卷。《读诗》是一部简要的《诗经》概论,系全书纲领;主体部分对《毛诗》原文采取散文式的逐章译解,自出机杼,要而不烦,训诂亦平实可信。全书较为系统地揭示了《毛诗》的主要特点,对郑玄、朱熹等人的观点提出了较为中肯的批评,在处理《诗经》与《诗序》关系的问
本书采用字典工具式的编辑方式,在全面普查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唐诗宋词和抽查元明清以来的部分诗词的基础上,搜集古诗词中古音550多字,每字先说明现在普通话的读法,再根据《康熙字典》和1949年前的《辞海》说明该字在古诗词中的读法并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