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原国家精品课程《电磁场理论》配套教材的修订版,主要内容包括矢量与场论基础、电磁场的基本实验定律和方程、静态电磁场基本问题、电磁场的解析方法、时变电磁场、平面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电磁辐射与散射、导行电磁波基础和电磁场数值分析方法简介。为使读者对电磁场理论的应用有进一步了解,分别介绍了若干由基本概念发展而来的新技术
本套书(第13版)是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物理学荣誉教授休·D.杨(HugeDYoung)、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物理学讲师罗杰·A.弗里德曼(RogerAFreedman)和得克萨斯A&M大学物理学教授A路易斯·福特(ALewisFord)所著的一部美国、经典的大学物理教材。书中融入了自第1版以来物理教育的
本书分为《原理篇》和《实践篇》两部分:《原理篇》讲授物理知识;《实践篇》主要涉及对知识的应用与解题方法的介绍。本书是《实践篇》的上册。本书主要特点:强调守恒原理;更早强化系统的概念;推迟引入矢量的概念;适时引入物理概念;整合近代物理;采取模块化的组织形式。
本书是吉林师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多年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目的是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出发,使他们具有运用实验方法去研究物理现象和规律,以及将基础知识和近代高新技术相结合的能力.全书包括原子分子物理,核探测技术及应用,真空与薄膜技术,激光与光学,磁共振技术,磁学技术,X射线、电子衍射和结构分析,低温与半导
本书结合“半导体物理学”本科教学和复习考研的实际需求,收集、整理、融合大量往届考研真题、期末试题,给出了详细的参考答案。本书共12章,涵盖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和证明题六种题型,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代表性强,为巩固学生掌握半导体物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
本书是北京大学公选课教材,试图向学生(包括文科生)严肃而又通俗地介绍量子力学。通俗即向尽可能多的人讲述和展示量子力学的美妙和神奇;严肃即意味着用数学来描述量子力学中最深刻的结果,而不只是文字叙述。为了平衡这两点,我假定读者都熟悉高中的数学知识。对于任何超越高中水平的数学,比如矩阵,线性空间等,我将按照需要多少讲解多少的
《新编大学物理实验》根据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相关理工类学校的办学方向、专业特色和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及相关学科的新技术、新方法编写而成。本书突出实验中测量物理量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帮助学生在观察、测量与分析中进一步理解物理思想,
本书根据《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结合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任务和特点编写而成。全书分为7章,共39个实验,内容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近代物理等领域,按照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含近代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的顺序编排(实验要求由低到高)。第1章到第4章系统地介绍了物理实验数
本书是根据《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编写而成的,全书共计56个实验,划分为9章:第1章阐述了测量与误差的有关知识,包括不确定度及其估算;第2章介绍了常用实验仪器;第3章系统地阐述了物理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第4章至第9章分别介绍了力学实验、热学实验、光学实验、电磁学实验、近代物理实验和研究设
《近代物理实验(第二版)》根据教育部高等院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的“高等理科物理学专业(四年制)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基本要求”,进行了实验项目的选择和编写。其内容涉及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原子物理实验、磁共振技术、真空与低温技术、激光技术与近代光学、液晶显示技术以及计算物理等。共分为七个章节,22个实验项目。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