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的第四部。从1949年随国民党军队撤退去台湾,到1978年移民美国,作者用三个“十年”,从个人的视角感受和记录了台湾的大历史和一己的小悲欢。作者亲历的“文学江湖”是台湾风云变幻三十年的缩影:从五十年代初期的困窘和茫然,到白色恐怖中的屈辱和惊慌,再到冷战时期的“心理疲惫”,及台湾经济起飞、反攻大
书名:鹏城记忆:老新闻背后的故事 著者:辜晓进 责任编辑:刘志一郭海珊 装帧设计:邓晓童 包装:平装 页数:270页 字数:331千字 中图分类号:I253 书号:978-7-5491-2206-6 定价:68.00元 开本:16开 纸张:细蛋壳纹-超白(天琳)纸、金鹊本白纸 版次:2020年12月第1版 印次:202
本书计划以直面抗击疫情的复旦青年人的视角,讲述抗击疫情的经历和感受。并结合已拍摄好的战疫青年说微视频,从视频、照片、文字多角度结合,展现复旦青年担当。故事主体以复旦医务青年为主,也选取了科研、志愿服务和守护校园一线的青年代表。
《李春雷短篇报告文学精选》是作者的个人作品自选集,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创作的《木棉花开》《夜宿棚花村》《摇着轮椅上北大》《我的中国梦》《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等12篇脍炙人口的短篇报告文学,均为作者*代表性的作品。作者通过精巧的结构、精美的语言、精妙的意蕴,对报告文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提高了文学的审美向度和思想
1949年后庞大的一场海战——“八六海战”中,诞生了一位“钢铁战士”麦贤得,他头部中弹,身负重伤,血人一般坚守在战舰上,用生命守护了祖国海疆。从此,他一生都在与命运进行搏斗,与敌舰斗,与死神斗,与伤痛斗,与后遗症斗,搏斗得身心都伤痕累累。麦贤得几乎是一位家喻户晓的英雄。作品深情讲述了这位“人民英雄”勋章获得者的人
本书就是这样一本记录20世纪留学生活的小书,集中展现人文学者的留学记录。虽然他们所学不同,如文学、历史、哲学、法学、社会学、美术、语言,皆有各自学科的特点;但负笈远行时的共性也都存在于各自的文字间。本书编选反映“留学时代”的文章25篇,除对讹脱倒衍做基本的修订外,也保留了个别人名、地名上的民国表达习惯。
本书是一本新闻文学作品精选集,分为纪实、消息、通讯、文学4个部分,收录作者刘建平数百篇文章,书中的新闻作品是作者作为地方新闻工作者践行“四力”的工作成果,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湖北省通城县近年来的政府工作成就,展现了县域经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重大活动与事件;文学部分收录了作者个人创作、公开发表在各级报刊的诗歌、散文、小说
本书系《英雄模范共产党员故事汇》丛书之一。记述了英雄黄继光的动人故事。黄继光同志1931年生于四川省中江县,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三五团二营六连通讯员。1952年10月19日,在惨烈的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在志愿军的进攻部队受到机枪巢火力压制的时候负责爆破任务,看着一个个战友倒下,他顶着密集的机枪扫射,*终他用身
本书为弘扬柴达木石油精神的长篇报告文学,记述了青海油田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命使者马崇煊、当金山的母亲侯桂芳、志在荒原的孙子华、模范教师秦淑娟、视文学为生命的李玉真等10位石油女工和沈淑芹、窦当莲、周秀珍等10为石油家属代表与青海油田发生的真实感人的奋斗故事,展示了65年来石油女工们和石油家属们在柴达木盆地工作和生活的
《晋察冀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创办的一种重要报刊,在我们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坚持游击办报时间最长、影响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是边区党和人民革命斗争的喉舌,为晋察冀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和巩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当时,它上面所发表的文章,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斗志,鼓舞了全国人民胜利的信心。《晋察冀日报》不少内容和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