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欧洲思想史--新评价和新视角》为两位著名的思想史研究学者多米尼克·拉卡普拉和斯蒂文·L·卡普兰主编的思想史研究论文集,参与撰稿的都是当时世界一流的思想史家如夏蒂埃、基思、海登·怀特等。他们聚焦于以“语言转向”为代表的新的思想史研究范式的转型,讨论和回答了思想史与社会史、文化史和后现代思想家之间的学术关联性,思考如
米勒认为,柏拉图的《治邦者》并非枯燥的学术论文,而是一篇真正的戏剧对话。城邦好比洞穴内的生活,苏格拉底-柏拉图式的哲人需要思考,如何把握哲学与政治之间的中道,并告诫那些习惯于以数学思维方式理解复杂政治生活的人。米勒的《柏拉图<治邦者>中的哲人》是当代《治邦者》研究的里程碑,成功扭转了欧美学者的研究风潮。米勒
本书立足于相关的历史文化语境和文本语义分析,借助西方现有的研究成果和二次反思的方法,试图对《理想国》的诗学思想进行重新探讨和定位。柏拉图的诗学是一种带有政治工具论色彩的道德理想主义诗学。这种诗学以形而上的二元论为原则,注重善心为本和强身为用的灵肉互动关系,可分为心灵诗学与身体诗学两个彼此会通的理论维度。基于诗乐艺术教育
现当代西方哲学中由罗素所促发的"迈农本体论迷津研究"(或"迈农主义研究")实即非存在研究,近乎东方哲学的有无之辩。本书将在尽可能全面深入地考察西方迈农主义研究基础上,从本体论、认识论、人生哲学和科学哲学等角度对已有的非存在研究作出梳理、分析和评论,并吸收、提炼其中的积极成果,尽可能站在现时代的高度,对有关前沿和焦点问题
全书以古代、中世、近现代为时代框架,提纲挈领式叙述西方两千多年哲学思潮及其发展轨迹,并意图统一科学和宗教的精神,对普及哲学常识的提倡,颇有见地。
《马克思主义经典导读系列:<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读》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系列中的一本。马克思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起源于《莱茵报》时期的理论探索和理论困惑。本书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文的缘起、思想资源、主要内容和当代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中国大百科全书·名家文库:西方哲学史(图文版)》以哲学家张世英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史》卷中为“西方哲学史”撰写的条目为文本基础,提取重要内容配以阐释性条目及相关延展内容,同时辅以丰富图片别致编排。《中国大百科全书·名家文库:西方哲学史(图文版)》有条不紊的对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逐一介绍。
《康德尊严思想研究》是国内目前在康德尊严思想研究方面做得很好的著述之一。 在西方哲学史上,康德哲学承担着“蓄水池”的角色。同样,在尊严概念的发展历程中,康德的尊严思想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在康德那里,罪犯和德性高尚的人平等地享有尊严,区别只在于罪犯由于自己的恶行使自己不配享有尊严,而德性高
《尼采哲思录》收录了尼采对哲学、科学、生命、自由、偏见、家庭、宗教、伦理等各方面的见解,充满了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尼采对人的局限性的思考可以为处于东西方文化碰撞中的当代中国思想界提供有益的借鉴。尼采不同于西方传统哲学思想家的地方在于,他挑战了形而
《尼采在西方》以海德格尔的解读为起点,提供20世纪关于尼采研究三个方向的重要文献:1.施特劳斯学派的解读;2.后现代派的解读;3.其他学院式的解读。《尼采在西方》所选篇章大多来自西文书刊,少数来自如今已很难找到的我国十多年前的旧刊。本书初版于2002年,初版中的一些篇章已见于近年来陆续初版的译著,为免除重复,此次重订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