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地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及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各行各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度阐释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我国取得各项重大成就的历史背景、原因以及现实启示和意义等,旨在激励中华儿女在新形势、新常态下,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的主要内容包括:深刻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等。
本书从近现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背景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中国步入改革深水区的现状、下一步发展目标等重大问题,做出了精准解读。《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成功?》一书,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32多年探
本书从近现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背景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中国步入改革深水区的现状、下一步发展目标等重大问题,做出了精准解读。《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成功?》一书,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33多年探
本书汇集了2015年度中国社会学年会评选的优秀论文,以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改革与社会治理为主题,内容涉及经济社会学、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治理和社会心态等,体现了当前中国社会学研究的*进展以及各界学者探讨的热点话题,对于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来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马工程重点教材配套用书,是与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相配套使用的教材。该教材在对教学大纲展开详解和阐述的过程中,力求贴近研究生的思想实际、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突出理论难点和热点,进一步增强研究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学习和研究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该教材可供
书稿用“中国定力”这一概念为纲领性线索,贯穿历史、总结成败、阐发中国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首先,书稿从理论上对中国定力的相关概念与基本问题进行了解析,对中国定力思想发展的脉络进行了考察,对中国定力的多种向度进行了分析,提炼出中国定力的历史基础、文化基础和理论基础。其次,书稿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与中国转型的
本书是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历来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我们党历来重视理论建设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进理论创新和知
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模式,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现代化模式是建立在中国国情的基础之上,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全面实现现代化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和战略选择。《中国现代化模式的政治维度》通过政治的空间范围和不同的视角方位,透视中国现代化模式政治之维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所存在的问题不足,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霍芳霞编*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论略》以高等教育出版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为基础,注意吸收近几年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新成果,突出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政策及其方法论思想的分析和阐述,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及其主要内容,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