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保护研究(第二辑)》是为配合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而出版的古籍专业学术集刊,设有“古籍保护综述”“古籍普查与编目”“古籍定级与《名录》”“古籍人才培养”“古籍存藏环境”“古籍修复”“古籍再生性保护”“古籍标准规范化建设”等栏目,收录有关古籍保护工作的论文40余篇。
这是对当下国民阅读危机的深度反思,全书从谈论阅读时一般国民在干什么说起,对网络时代阅读碎片化以及电子阅读带来的“浅阅读”提出了自己独特见解,认为电子阅读止于浏览。全书引经据典中外名人名言,反思阅读兴趣如何被扼杀,对当前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进行深度解读反思,最后提出阅读立法以保证国民人文修养不失去,以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
本书是陕西省建国以来实施的*的古籍整理项目的研讨成果,是项目编纂委员会于2014年6月举办第二届陕西地方文献学术研讨会所发表的二十余篇论文的汇编,由西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带头人贾三强教授主编。本书编录文章包括所整理古籍的作者生平交游的考证,古籍的版本、史料价值的考述,校勘中所发现的问题,以及该书所
本书从对国内外弱势群体研究现状和概念梳理出发,指出公共信息获取权益及其对弱势群体的影响,论证图书馆保障弱势群体公共信息获取权益的重要意义,总结和研究国外图书馆保障弱势群体公共信息获取权益的先进经验和优秀做法,调查分析我国弱势群体接受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现状,找出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存在的不足和欠缺,提出图书馆保障弱势群体公
嵌入科研课题的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提供泛在化服务的重要模式之一,使得高校图书馆能*好地融入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之中,加速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传递以及学科馆员与科研人员的交流。通过嵌入科研课题,对所研究学科领域文献进行分析,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科研课题的情况,分析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发现科学技术热点,揭示文献之间潜在的联系,了解
《区域创新体系与信息资源服务研究》在对区域创新体系和信息资源服务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将理论、方法和应用相结合,全面构建了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信息资源配置与服务模式的内容体系,包括区域创新与信息资源相关理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信息资源配置机制、模式与模型,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信息资源配置与服务的构建和发展策略。 《区
祁承爜对于图书,不论是在聚书、读书、鉴别、购求上,还是在分类、编目、典藏、借阅上,都有精辟的言论、独到的见解、新颖的方法和可行的规约。它不仅发扬我国先哲有关图书馆工作中和目录学上的优良传统,而且通过自己多年的实践,创造了不少可贵的经验。特别可贵的是他的一切活动,是能以经世致用为鹄的;所有的工作,能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准则,
《纸日月》是作者围绕着书籍辑录的一帧帧故事。以阅读为绳,串起了作者,编辑,读者。以年月日为媒,便于查找关于书籍的故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有小故事。从本书中可以轻松查找到某一日,古今中外发生了什么与书相关的故事。辑录的文章都伴随有出处,方便读者展开深度阅读,对书籍有更多的了解。
本书研究了公共图书馆社会形象体系和我国现代公共图书馆的整体社会形象定位,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形象与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公共图书馆社会形象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加分因素与减分因素),我国传统图书馆的社会形象、新保守时期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形象、九十年代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形象以及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图景和演变道路,公共图书馆在传统媒体、尤
“服务共享,让图书馆无处不在”是图书馆服务理念永恒的追求,图书馆在充分完善自身文献资源支撑体系的同时,应充分尊重读者,注重读者体验,逐渐构建以需求为核心的服务联盟模式。本书提出了图书馆服务共享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图书馆服务共享的起源和研究现状、服务共享理念及共享内容,并介绍了图书馆服务共享的体系架构和相应的实践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