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视角下的中俄关系》从国际战略、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民族文化等战略视角,分析研究中俄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和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定位、机制、发展历程及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理性地总结了两国关系的发展模式与经验。从战略高度观察和认识中俄关系的实质,以微观和宏观结合的方式阐述两国关系的丰富内涵。既有细致入微的具体分析,
维持和平行动是联合国所从事的规模最大、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工作,是联合国的“旗舰”行动。2011年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四十周年,中国已经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 《中国参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前沿问题》邀请国内外研究维和行动的权威专家重点研究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前沿问题,如联合国维和区域部
《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国耻与民族历史综述》在对原始史料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不平等条约”这一词语在语义上的演变及其在国际、国内各种场合论争中被运用的情况;同时试图阐释中国各派政治势力在1840年到1943年这一历史时期对“不平等条约”的各种解读,是如何在争取和维护中华民族的独立、统一和民族认同的进程中发挥作用和影
《近代日本的内外政策与东亚》稿为院重点课题。近代以来东亚地区一直是一个热点地区,迄今尚有历史遗留问题未能很好地解决,这影响到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为指导,同时兼采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中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宏观把握和微观实证两个方面对这一地区的若干焦点问题进行了历史探源和脉络梳理,提出了
欧盟在中东地区的民主治理过程中体现出了规范力量和民事力量的双重角色,其动力、动机和方式无不根植于此并充满逻辑联系,其动机和目标是弘扬欧洲民主观念与制度、维护欧洲及中东安全、促进其与中东乃至伊斯兰世界和平相处。欧盟将政治类型多元的中东国家按关联度逐次全部纳入其“经贸促民主,民主促和平”的民主治理路径之下。欧盟与中东国家的
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到来之际,中国已远离战争与革命的年代,以一个负责任的新兴大国姿态站立在全球高地上;它同时在调整改革开放头一阶段相对低调、“韬光养晦”的策略,转向更加积极和富有建设性的国际立场。如何在继承邓小平路线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创造性介入全球事务,更好地维护本国利益,更多地推动国际合作?《创造性介入:中国外交新取向》
本书对2010~2011年度的中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形势做了详细的阐释,展现了中国的国际精神风貌
《国际关系理论(欧洲视角)》是一位欧洲学者从欧洲视角对国际关系理论所作的批判性分析,内容涉及国际关系理论在欧洲的起源,国际关系体系研究方法在美国的兴起,现实主义、激进主义、制度主义、建构主义等各种理论流派之间的纷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国内因素的影响和外交决策,主权观念的历史演进,以及欧洲研究对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出使美国(2005-2010)》以作者周文重2005—2010年任中国驻美国大使期间亲身经历的12件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美关系的历程。 《出使美国(2005-2010)》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中国在崛起,美国似乎在衰退。面对全球经济危机。中美两个大国该如何应对?未来二十年,两个大国的博弈,必将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国要找回属于自己的尊严,美国要继续维护自己在全球的主导地位。世界何去何从?大国之间,能否实现同生共赢?以及美国背后的考量,是期待中国的和平崛起,还是想最后的秒杀?关键时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