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岭南地处我国南疆,其俗信与岭北有较大不同。由于地缘、亲缘和人缘的关系,岭南俗信与南传道教一拍即合,产生了“互化”效应:一方面是道教受岭南俗信的影响,出现“南化”现象;另一方面是岭南俗信也受道教的影响,呈现出“道化”品格。透过岭南俗信,可以窥见道教的意味深蕴其中。本书通过解读史料和透过民
《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中国道教经籍在十九世纪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为笔者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道教经籍的译介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1XZJ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中国道教经籍在十九世纪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从19世纪公开出版的英文专(译)著和《中国丛报》、《教务杂志》、《中国评论》等主要
成仙得道是道教修道实践的追求,它积极进行围绕人的生命存在为中心的探索实践,建立了以气论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它虽以道立教,然而对其实质内容进行考察可以看出,它的道论的阐发是经由气论展开的。道与气的关系,在道教中被巧妙地处理为特定语言环境下的异语同指。在整个道教的理论系统中,气论居于核心的位置。道教的世界观、人生论、修行论及
《崇文馆·历史馆:道教史》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
道教与星斗信仰(上下)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本套大型书系主要包括古蕴深厚的千秋建筑、巧夺天工的古建杰作、承载历史的文化遗迹、匠心独运的奇珍古宝、千年奇观的名胜古迹、天地精华的自然美景、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淳朴浓郁的民风习俗、别具风采的衣食住行、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异
浙江萧山、东阳等地的翻九楼原为道教施仪活动的一部分,有大九楼、小九楼之分,但大九楼早已失传,只留下了小九楼。翻九楼是把九张子桌依次叠上去作为表演的舞台,融杂耍、竞技、舞蹈、音乐于一体,表演的行头虽然简单,但过程却异常惊险。
本书共分为五部分,主要内容包括:道教仙境——龙虎山,江南名山——齐云山,江南仙峰——三清山,天下仙山——武当山,道教第五洞天——青城山。
《早期全真道教思想探源》除《引言》、《结语》外,凡8章,20余万字,涉及了全真道教的儒学思想探源、道家思想探源、传统道教思想探源、重玄学思想探源、内丹学思想探源、佛教思想探源、易学思想探源、心性哲学探源8个问题。《早期全真道教思想探源》一书的出版,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退一步说它对这方面研究的萌动则起着推
《道教学译丛之十四:元帅神研究》主要是通过《三教搜神大全》等数据所载神灵中被特称为“元帅”之一系列神格,与《道法会元》以及《封神演义》等诸数据相比较,以探讨其演变过程。此外,对《三教搜神大全》及其自身性质进行探讨。这是因为,元帅神以及随后发展起来的所谓关帝、赵玄坛、王灵官等神灵,在当今寺庙中非常盛行。而关于其信仰之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