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诺齐克的出众才华,正是在他介绍自己著作的时候表露无遗。他的介绍性文章贯穿了一个主题:请求转向一种非强制的、沉思的、谈话式的、然而也是分析的哲学。在他的第一部著作中,诺齐克写道:关于如何书写哲学著作的一种观点是,作者应该思考清楚他所表述的观点的所有细节及其问题,修饰并完善他的观点,以便向世界展示一个完成了的、圆
《人文学丛书(第3辑):白璧德人文思想研究(第3辑)》从文史哲贯通的思路方式重点论述了白璧德思想的本根问题,探究了“人之法则”的确立,即白璧德思想中的以“人之法则”来调和“物之法则”的一种对较低的生命存在进行道德提升的人生哲学。《人文学丛书(第3辑):白璧德人文思想研究(第3辑)》条理清晰,内容丰富,通俗易懂。
《罗尔斯/西方思想家评传丛书》由萨缪尔·弗雷曼所著,《罗尔斯/西方思想家评传丛书》讲述了罗尔斯是以下传统立场的主要倡导者:每一个独立民族国家,通过其代议政府,都应当掌握自己的命运;每个国家的首要责任在于保护本国人民,维护本国人民的利益。罗尔斯主张,只要一个国家是正派的、非攻击性的,只要一个国家尊重人权,追求维护共同利益
本书首先对罗尔斯正义论方法论的渊源进行了考察,作者认为罗尔斯这一新方法尽管与众不同,但是,它对整个正义体系的论证在抽象和具体的两个层面上存在着很大程度的缺陷,并对其进行了批判。批判不是否定,相反,是为了更好地借鉴。书稿最后揭示了罗尔斯正义论方法论在经济公正、制度公正等方面具有的启示意义。
在魏广振等主编的《富兰克林华盛顿》中,我们将为读者介绍两位美国伟人的人生经历,他们虽然都是生活在三百多年前的美国人,但他们的成长和奋斗经历,却非常值得我们今天的人们去学习。第一位主人公,是富兰克林。我们没有直接称呼他是伟大的科学家,因为在这个广为人知的头衔之外,他还有许多的头衔。他参与了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工作,并在
从先验论证角度重新审视戴维森纲领,并由此扩展至语义学和知识论等领域,是最近20余年分析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逻辑、博弈与认知研究丛书:戴维森纲领与知识论重建》乃是关涉此最新趋势的研究成果。 全书分为两部分:第Ⅰ部分是基于先验论证对戴维森纲领展开研究。作者认为,戴维森纲领的关键问题可以表述为“语言理解或交流的可能性
近年来,国内对国际关系规范理论的研究悄然兴起,美国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1921-2002)是一位无法绕开的人物。他不仅复兴了规范理论,还在其生命的晚年回应了国际关系规范理论的世界主义和社群主义之争,罗尔斯持有社群主义的立场但也带有稍许的世界主义倾向。《罗尔斯国际政治思想研究》结合罗尔斯的原著和学术界相关的研究成果,
《富兰克林自传》是美国迄今为止最重要、读者最多的自传作品之一,无论从自传的角度还是从美国思想史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富兰克林以拉家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娓娓道来,整部自传在通俗易懂的叙述中不时会有睿智和哲理的火花,开创了美国传记文学的优良传统,使自传成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富兰克林自传》是在读
《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攫雷电于九天:富兰克林的故事》以世界五千年科学技术史为经,以各时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创新活动作纬,勾画了世界科技发展的生动图景。作者着力于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故事来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攫雷电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Franklin,1706~1790),1706年1月17日出生在美国波士顿。年轻的富兰克林喜爱读书,但是窘迫的家境使富兰克林无法继续接受教育,12岁时他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制造蜡烛,然后又跟随哥哥詹姆斯学习印刷。1723年10月,作为学徒的富兰克林由于不满哥哥的严格管理,逃离了波士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