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1938—1944年任河大校长的王广庆先生的书法集。这本书法集主要收录的是王广庆先生1949年旅居台湾后所撰写的对联、条幅、私人笔记、临碑和抄本书法作品(其在大陆期间的书法作品大都在抗日逃难中遗失了),小部分是张钫将军的后人收藏的前期作品。其书法作品偏于规矩端正,凝聚而有内力,既不是浩然正气、铁钩千钧,也不是尽意
本书为杨永法楷书手抄《大学·中庸》。杨永法先生是当代海上书法家,长期对书法艺术努力不懈。其书法植基于汉魏晋唐各代碑刻,功深力厚,于楷书用力尤勤,所书端雅方正,尤善写欧体楷书,且有自家风格。今其楷书手抄《大学·中庸》一部,以书法形式呈现国学经典。通篇字字用意,一笔不苟,具有重要的书法价值和国学价值。《大学·中庸》三千五百
本书内容主要是玉门关汉简书法选。玉门关汉简是玉门关遗址(亦称“小方盘城”)及周边烽隧发掘出土的汉晋简牍729枚,内容涉及玉门关位置、出入关制度、中原与西域关系、西北边防制度、丝路交通等,可弥补过去敦煌出土汉简的诸多内容,对玉旆关址的探索以及两汉玉门关功能性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主要内容为地湾汉简。地湾简是经过科学考古发掘而获得的简牍材料,所见年号集中于公元前81年至公元27年,属昭帝至光武帝始时期内,是肩水候官的各种原始文书档案,记录了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典章制度等各方面的情况,如日常勤务的日迹记录、邮件传递记录、守御器簿、戍卒被兵簿、钱出入簿、吏受奉名籍、谷出入簿、吏卒廪名籍、
武威汉简,西汉时期,凉州出土的简牍,武威汉简统称凉州汉简,时间是西汉到新朝王莽时期。包括《仪礼》简、凉州王杖诏令简和凉州医药简牍等。《仪礼》简1959年出土于甘肃凉州磨嘴子6号汉墓。计有《仪礼》简469枚,其他日忌杂占简11枚。《仪礼》简分三种:甲本木简398枚,每枚长55.5-56厘米,宽0.75厘米,包括《士相见》
本书是姜夔为传为王献之《保母志》书写的跋文,阐述了他认为《保母志》是王献之所书的观点。该作用笔精到,典雅俊润,不随时俗,清新脱俗,被认为是姜夔书法的代表作。
本书在普及书法专业准确临荤中观察、临写的门道,以准确临摹的方式深入经典,在技法分析的基础上科学训练。编著的目的在于引导书法修习者深入一帖,对笔形、笔法、字形、字势及章法作细致深入的剖析与讲解,在一帖或一家的书法形式技法与审美效果方面取得切实而明确的提升和进步。编撰采用总分结构:首先,总论一帖的书法艺术特色与临习指要,其
本书在普及书法专业准确临荤中观察、临写的门道,以准确临葦的方式深入经典,在技法分析的基础上科学训练。编著的目的在于引导书法修习者深入一帖,对笔形、笔法、字形、字势及章法作细致深入的剖析与讲解,在一帖或一家的书法形式技法与审美效果方面取得切实而明确的提升和进步。编撰采用总分结构:首先,总论一帖的书法艺术特色与临习指要,其
本书开唐楷之先河,诸多点画立唐楷之楷模。此碑笔法方笔中掺入圆笔,笔画之间出现牵丝映带,点画流动,有行书笔意。字法稳健,收放有度。
本书主要内容为崔嘉宝书写《书谱》,原卷为50米,虽为草书,但把章草的笔法融在其中。辅以文章《月出天涯星列河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