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众多,内容庞杂,许多理论十分晦涩难懂,所以本书只能择其主要流派进行介绍。而且在有限篇幅内如何能较为完整、深入,同时又能准确地阐明各流派的基本理论观点及最新发展,梳理各流派之间的分歧和争论。这是这门课程和教材普遍面临的困难任务。本书根据作者2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在篇章结构、体系安排、内容取舍方面都做了
《中级微观经济学学习指南》的主要用于《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的配套使用,因此,本指南与教材保持内容、风格、难度和重点四个方面的统一性。指南中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对重点和难点的回顾和总结;例题解答,对典型题型的分析和对教材内容的补充;习题,习题包括思考题、一般性习题和扩展习题,内容丰富,难度有浅有深,非常方便教师教学
本书为西方经济学中微观经济学教材的辅导学习材料,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掌握程度。全书共分为七章;题型有选择题、判断题、作图分析题、简答题、计算题、案例分析题和论述题等题型。第一章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第二章为消费者选择,第三章为企业的生产和成本,第四章为完全竞争市场,第五章为不完全竞争市场,第六章为生产要素市场
本书分为七篇,内容包括:传统理论的再思考、全球化“蝶变”、金融科技与科技经济、货币政策与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市场嬗变与投资变轨、实体经济之惑与制造业的体系跃迁、变异的危机和变化的危机管理。
本书以2015年193个国家通过的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主线,以人类文明发展史为背景,通过天(大气)、地(土壤)、水、林的污染及其治理,借助人类绿色发展的测度,特别是借鉴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博弈的正反经验,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文明方面取得的成功与环境代价进行了反思,提出了落实《203
本书通过经济与幸福的基础理论关系研究,阐明作为工具价值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与作为终极价值的国民幸福(GNH)之间的内生逻辑关系;通过阐释代表性思想家的幸福学说,拓宽幸福经济学的研究视野和幸福经济思想的历史纵深;通过系统阐述经济—幸福关系的核心理论机理、幸福基本原理和幸福主要特性,为幸福经济学建立稳定的原理基础;
互联网经济是在工业经济基础上发展的经济新形态,现在还处于发展的初期,但是发展潜力巨大。互联网经济在与传统的工业经济的融合中不断改造和提升传统经济的运营模式,并逐步形成和深化着自己独特的商业价值。互联网是以应用和模式创新的方式来推动经济发展,这导致互联网经济更加关注消费市场、关注消费者的满足程度,加重了互联网时代“买方市
本教材以“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英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为原则与策略。本教材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其中第一章“认识经济学——进入经济学殿堂”是导论部分,第二章至第七章是微观经济学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与成本理论、分配理论、厂商理论、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第八章至第十二章是宏观经济学
梁方仲教授(1908-1970年)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经济史专家,毕生致力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尤致力于明代社会经济史研究,是公认的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奠基者之一。本书主要收录作者1949年前后的学术论著,若干经典文献仍予以收录,但对1949年前学术著述有所侧重,旨在彰显作者早期及在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任职期间之学术
本书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高尚全先生对其从事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以来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的回顾与总结。全书详细梳理了作者从20世纪50年代进入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改革开放后任职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直至近年仍为我国改革事业建言献策的60多年间,各个时期的主要学术研究成果和治学心路。作者长期处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