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4岁的传奇人物褚时健在哀牢山种下了第一棵橙树,10年之后,褚橙名动大江南北,社会掀起了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的褚橙热潮,褚橙一时间成为商界争相学习的励志榜样。20年后,褚橙用近乎过分的严苛要求,带领褚氏农业向更高的山峰攀登。 本书围绕褚橙如何做好产品展开,深度挖掘、提炼褚橙从0到1的方法论:以品质为中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乡村振兴时期的关键之年,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本书是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最新科研成果的汇集,包括农研院设立的重点研究课题等共13项。这些课题由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主持承担,研究内容重点围绕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农业生态、粮
曾是与华西村齐名的先进村,但因前任村干部管理无方而逐渐衰落,致使集体经济亏空、村民生活贫困、村庄面貌破败,成为周边村庄的落后典型。从山泉村走出去的万事兴集团董事长李全兴临危受命,舍己奉公,放下市值数亿元的集团,回村全力扭转颓局,带领新一届村党委班子与村民一起努力,重振乡村,走出了一条聚力发展,聚焦民生的乡村振兴之路。建
本书共三篇,包括企业并购整合与改制基本理论、中泰集团并购整合番茄产业案例、呼图壁种牛场改制案例等内容。
本书第一部分是记忆中的万溪冲,共六章,包括万溪冲社区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人文等概况,农户的生计来源,农户的住房情况,土地利用以及作为万溪冲的重要名片的宝珠梨文化,最后是关于社区内的组织;第二部分是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实验的内容,共七章,包括宝珠梨产业链延伸,人才振兴,闲置资产盘活,生态价值实现,组织振兴和艺术进入乡
本书通过对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形势以及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梳理,指出了马铃薯主粮化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粮食安全进行总体评价,系统分析经济新常态下粮食产能安全的多维度变化和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重点解析马铃薯主粮化的战略定位困境,揭示马铃薯在保障粮食安全中的作用及发展潜力,对我国马铃薯主粮化推进的现实基
本书汇编的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是从北京、内蒙、辽宁、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陕西、新疆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百余个典型案例中遴选而出。其中,产业振兴案例12个、生态振兴案例3个、文化振兴案例3个、人才振兴案例2个、组织振兴
中国农业是观察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窗口,也是观察中国的一个侧影。建设农业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个子系统,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攻克的一个硬任务。建设农业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突出难点。农业强不强,关系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成色和质量。 全书共八章分为三个板块。前三章为
2005年,国家层面开启新农村建设,从那时起,中国乡村发展便进入百年来前所未有的新阶段。而几乎与此同时,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也带领着一批当代知识分子和志愿者躬耕于乡野,在主动实践中接续了民间传承百年的新乡村建设。本书即由温铁军教授担纲策划和主编,中国农业大学何慧丽教授师生共同调研和主笔,对长达20年的当代乡建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逻辑贯通的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目标引导、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明示方向、四有之治厚植乡村振兴优势、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等方面,回答了如何推动乡村振兴的一系列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形成了大国小农下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中国方案。本书旨在新时代中国三农改革发展作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