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从职务犯罪心理总论、职务犯罪原因论、职务犯罪心理类型论、侦查论以及对策论方面对职务犯罪心理学进行了阐述。本书体例严谨规范,立意新颖,理论指导正确,重点突出、文字简洁,既适合纪检监察专业学生的本科教学需要,也可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家事法研究》是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主办的专业学术丛刊,2016年卷设“《中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立法研讨”“域外专论”“防治家庭暴力研讨”“司法实务”“咨政建言及其他”五个版块,研讨《中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制定,考察外国家庭法修改的新情况,研究我国防治家庭暴力的新问题,理论与实务结合探讨我国婚姻家庭法之不足,
本书是作者受中国科学院官方媒体——《中国科学报》之邀,开设的“华冰聊专利”专栏文章合集,全书分为想申请、想赚钱、想保护、看政策、识误区、辩价值、评时事和想投资8个篇章。全书围绕读者关注的问题,以专业的视角、通俗易懂的语言聊时事,解析与专利相关的时事新闻;聊法条,解析专利法条中的规定对读者在专利保护中的实际作用与影响;聊
“公开权”(RightofPublicity)又译作“形象权”,其概念发端于美国,泛指自然人商业化使用其自身各类人格要素(如姓名、肖像、声音等)并获取经济利益的权利,最典型的使用方式如广告代言。公开权脱胎于隐私权,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在今日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书以“公开权”这个美国法下的新兴权利为
管志杰*的《全球治理非法采伐的贸易影响及对策研究》分析了全球林产品贸易的现状,界定了非法采伐的含义、分析了非法采伐的起因、现状和影响,研究了非法采伐的治理进程,治理对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和贸易的影响,使用案例分析了治理非法采伐的效果,提出了全球治理非法采伐的政策主张,*后在分析中国林产品贸易现状和治理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治理
本书首先论证了法学从哲学、心理学、神学、统计学等其他学科获取研究材料的必要性,然后以犯罪的概念和本质为起点,引入其他学科的观点,从而探究犯罪出现的原因,认为犯罪的原因在于人受到外部负面社会经济条件和情景所影响而形成的特殊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进而揭示了犯罪的本质是一个人自由的有意志的行为形式。接着作者在第二部分开始着重研究
本书是一部关于裁判方法的法理学著作。这里的裁判方法,旨在把资深法官弥足珍贵却难以名状的审判经验和司法技能转化为可以传承可以交流的语言和文字;这里的法理学,通过正当性赋予的理论阐发,赋予法官司法技艺语境化的合理性。本书的裁判方法论不仅是勾勒审判实践的逻辑,而且是探讨社会变革的规律、追寻法治悖论的药方、促进身体记忆的调适、
刑法中的行为问题,是刑法理论的核心问题。本书以刑法中的行为概念为研究起点,全面分析了刑法中行为的构成要件,对行为理论的传统疑难问题,如无认识过失的行为性、被誉为“刑法理论王冠上宝石”的不作为的行为性、正当行为的正当性根据、共犯的处罚依据及处罚原则等,进行了阐释和深入的分析论证。从行为概念到行为构成,再到行为理论疑难问题
《法医学进展与实践(第9卷)》是法医方面的专业论文,分为法医进展、法医病理、法医临床、法医精神鉴定和问题探讨等部分,各专题都对本学科的学术进展及在实践中的新问题进行及时的报道和交流。论文撰写者为各高校从事法医方面的教师和司法系统的法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