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裔美国作家房龙素以学养深厚、见识卓异著称,他的《人类的故事》、《圣经的故事》、《宽容》等作品风靡全球逾半个世纪,在我国一直拥有最广泛的读者。这部《人类的艺术》亦以其丰厚的知识底蕴将建筑、雕塑、绘画、戏剧、音乐等艺术熔为一炉,从东方写到西方,从上古的埃及、希腊、迦勒底、苏美尔以至上个世纪20、30年代,为我们打开了一扇
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美术作品集
《返璞归真:邓林七十岁回顾展作品集(套装共4册)》包括:《手卷篇》、《瓷器篇》、《文章篇》、《绘画篇》。讲述了:著名女画家邓林如今70岁,画龄已经超过50年,《返璞归真》展出的七十余幅大写意作品时间跨度超过五十年,既有上世纪60年代邓林习画之初创作的,也有数月前才完成的新作。其中,既有远古的回音“等一系列抽象水墨画作品
晋唐,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晋唐美术史研究十论》是作者徐建融三十年来研究晋唐美术史的论文结集,论文以晋唐美术史为主要研究对象,但向上也涉及汉代乃至上古,向下也涉及宋元明清乃至今天。
本书收录“巴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的参展作品包括:乐清龙档、万工轿、年画、唐卡、水陆画、扇子、戏楼模型、泥人张彩塑、戏衣、福建铁枝木偶等。
日本篆刻家松丸东鱼,是一个中国印学界大部分人都不太熟悉的名字。 但我们却下决心为他做一个专辑,为什么?是因为他与近代中国印学界的缘分。早在30至40年代,松丸东鱼是在一个中日交流处于很不和谐甚至是战争氛围很浓的情况下,坚持在篆刻土心向中国的一位“孤独者”。他对于日本近代明治以来的篆刻工艺化倾向,作出了身体力行的纠正。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发展纪要(2004-2011)
简·爱伦·哈里森(JaneEllenHarrison,1850—1928)是英国古典学界具有开拓性的学者,著名的语言学家和女权主义者。她以其有关希腊艺术的讲座及其非传统且直言不讳的观点而享誉学林。 本书对古代各民族的宗教、道德、艺术、仪式以及戏剧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力图通过揭示仪式与艺术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论证所
《今日中国艺术家张东红:非焦虑的艺术》讲述了:艺术本来就是一件个人的事,是个人的喜好,是艺术家个体对自然、人与社会的理解,很难趋同于他人。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文化与艺术,同时也就产生了不同观照世界的方式与角度。艺术发展也同样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世界观的精神产物,有多少艺术家就有多少观察世界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年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