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共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理论建构篇”,希望能够从理论层面对高职院校建立学分制制度提供指导。中篇为“制度、体制与机制设计篇”,主要从课程框架体系设计、学分制制度设计、教学运行组织体系变革、教学资源分配与使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设计。下篇为操作策略篇,主要从实务与操作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部分实施学分制教
《民国文献资料丛编: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文献辑刊(套装共30册)》由浙江师范大学楼世洲教授主编,系统收录了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状况的各种文献100余种,内容主要包括职业教育法令和政策,职业教育会议,统计调查资料,职业学校教师、课程、教材、设施,各地职业教育发展状况,中华职业教育社,职业教育理论,实业教育,女子职业教育等八个
本书对我国职业教育组织进行了深入研究,梳理我国职业教育史,并结合案例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与特点及所处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与我国职业教育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并提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与思路。
本书以中德两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德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政策、典型模式和改革效果,系统地揭示了中德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全貌及基本特征,提出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策略。本书研究视角新颖、资料详实,观点独到,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清末民初职业教育研究》主要探究了在清末民初这一中国社会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的历史时期,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阐释了职业教育与实业教育的关系、职业教育思想的演变及其与职业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归纳总结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特点、功能及其在晚清社会的地位。同时,对中国职业教育存在的局限和不足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中
变更土地使用性质和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产生土地发展性利益。对土地发展性利益的分配及归属问题需要通过土地发展权的设置才能得到妥善解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进程推进,土地发展性利益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本书运用物权法理论,从物权的角度,探讨土地发展权问题,按照理论厘定、制度设置必要性和可行性、制度设计思路和制度运行的
中德职教漫谈
本书总共四十六篇文章,跨越两个时间段,一是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百色职业学院工作期间,多数篇目涉及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当中的一些工作经历点滴和办学过程中的一些不成熟理念,二是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底在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任职时的一些见闻、心得及调研理论文章。这些文章都与高等职业教育密切相关,能为职业教育管
梁泽洪主编的《出彩中职生(百分百教育理念下的学生成才故事)》,是陈登职校全体教师在“成才百分百”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相信学生都能成才发展,促进学生百分百成才的典型个案汇编,是顺德区梁泽洪校长工作室课题成果之一。这些成才案例中,有立志学技能自主选择职校,经过职校学习进入社会
本书首次提出顶岗实习总体满意度概念,采用跨专业学生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将学生个性特质、主观认知和家庭支持情况纳入了研究范围,深化了对总体实习满意度本质及其形成过程的揭示,并构建了总体实习满意度的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