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12个单元,包含走进东盟;金山银海——越南;白象之国——泰国;花园城市——新加坡;佛塔之国——缅甸;奇迹吴哥——柬埔寨;万象之邦——老挝;天堂秘境——文莱;橡胶之国——马来西亚;万岛之国——印度尼西亚;东方海上明珠——菲律宾;话说“一带一路”。本书对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交往历史和发展关系,各国的地理、政治、历史、经
《中东研究》创刊于1979年,2015年起以集刊形式出版。本刊由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主办,现为半年刊,入选CSSCI集刊目录(2021-2022)、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科研岗位准入考核期刊、社科文献出版社名录集刊(CNI)。本刊坚持首发原创,严格实行双向匿名审稿,以“历史与现状结合,基础与应用并重”作为办刊主旨,鼓励跨
本书首先考察了传统中国的外交模式朝贡体系及其在广州的应用,接下来讨论了鸦片战争以及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适用过程。1845年至1851年间,新的条约体系遭遇挫折,清朝方面竭力限制条约中承认的特权,而外国人也在尽力为他们获得额外的好处。1850年至1854年间,上海的状况极为混乱。随着外国海关税务司的最终确立,条约体系开始复
长达14年的中国抗战是在国际体系变化的环境中进行的,并呈现出不断走向国际化的趋势。中国抗战的爆发、进程以及最终胜利均与国际体系的变化密切相关。本书系统研究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国际体系变化的因应,重点关注国民政府战时外交的两个重要方面:其一,主动利用国际体系当中有利于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公约、规则、组织以及国际矛盾等,积极争
《南大亚太评论》是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出版物之一,每年两辑。选题内容涵盖大亚太地区和相关全球性问题,包括政治、外交、安全、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领域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刊物形式以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的专题研究(包括主题笔谈)为主,兼及调研报告、学术争鸣、学术前沿译介等,并倡导严谨求实的学风和清新自然的文
本书为中国非洲研究院文库·译丛系列的成果之一。本书以21世纪初以来日益加深的全球化为背景,从非洲学者的研究视角对中法两国在中部非洲地区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与分析,同时就非洲国家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应当采取的立场和政策取向提出了一些建议。作者首先提出一个中法非三方学者近年来开始关注的问题:随着中国在非洲地区的经
本书旨在使读者对法国外交史有了更多的了解,它不仅是一本“资料集”,更是一本“史料学”著作。本书编译了1958年6月到1960年12月的部分法国外交档案,共180件,以反映戴高乐第二次执政以来法国外交的开展情况。
英国在世界历史演变中的作用非常独特,时至今日,曾经的大英帝国留下的痕迹仍比比皆是,大英帝国的迷思也影响着一届届英国首相、议员和一代代英国人。脱欧是近百年来地缘影响力不断衰落的英国调整三环外交比重的又一次尝试。英国因其特殊的国家利益、国家特质及其在欧盟中的特立独行,故而成为欧洲一体化研究中的独特案例。本书从历史脉络、大国
东方外交史是东方历史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与内涵,具有世界任何其他地区外交史所不可比拟性。对于如此悠久、丰富的外交实践活动仅以政治史或文化史的视角来解释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深入到长时段、跨时空和国家与民族间多层次外交行为当中去理解与把握。东方国家并不缺乏外交思想和实践,
极视察制度是南极法律体系中的一项履约监督和执法监督制度,其是维护南极法律制度整体得到遵守的基石。无论是国际法还是国内法,一项保障法律得到遵守、执行的制度均意义重大,而南极视察不仅在国际法层面保障各种国际条约得以遵守,国内法层面也从各国的南极活动出发保障其行为符合一系列标准。南极视察制度由不同的南极视察机制共同组成。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