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以边阅读、边体验、边理解的形式,讲述何为“流动的文化”的科普书。本书以“大运河探索指南”为思路,结合多元信息,建构大运河的知识图解。内文每一页的标题就是该页信息的提炼,读者通过阅读便能快速理解和检索全书内容,进而整体地了解大运河,获得关于大运河是什么、它如何被建造的、如何被使用的又是如何被保护的等相关知识。此外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丝绸之路”是一个使用最频繁、影响最广泛的概念;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丝绸之路”也是一个经常被提起的概念。近年来,丝绸之路从一个单纯的学术概念进入公共生活领域,成为人们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话题。在本书中,我们通过翻检历史上有关丝绸之路的各种记载,可以感受到丝绸之路历史发展的进程,以及人类文明发展
本书是近三年来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总结和提升,全书汇集了市级精品课程《城乡规划管理综合实践》的四年集中实践成果、课程实践教学成果、服务地方的规划成果。全书通过一个个图文并茂的实践成果阐述了北京联合大学地理学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的同时
《中国古代舆图资料整理与研究》——下册(原名《明清舆图资料汇编》)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重点项目分册之一。本项目大规模地披露了150多种800多幅国内稀见的中国古地图,创新性地将古地图图像与文字的整理、研究结合在一起,并创建中国古地图典籍数字化资源
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盐城市开展了为期近两年的红色资源调研普查工作。根据最新调查结果,确认全市名人故居6处、革命历史事件和活动遗址、遗存199处、墓碑(群)/烈士陵园132座、综合性历史纪念馆42座,共379处红色遗迹。确认以烈士命名的红色镇村134个,其中镇8家,村(居)126个。较以前全市确定的128个
本书是一本用影像来重点反映川渝地区生活场景的图书。本书以四川报业博物馆临展“烟火巴蜀——C视觉影像数据库典藏影像展”为基础,共有“前言”“珍档印记”“人间烟火”三个部分,以图为主、以文为辅,采用中英文对照的形式,重点聚焦川渝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展示川渝地区的辉煌巨变。本书深入挖掘,甄选出彰显川渝地区悠久历史、浓郁风情和巴
《清代木兰行围档案(5册)》是清代喀喇沁三旗关于清代木兰围场的档案。木兰围场,是满语、汉语的混称。木兰是满语“哨鹿”的意思。木兰围场是清代世界最大的皇家猎苑,曾以规模宏大的木兰秋狝而显赫一时,也成为清朝皇帝“岁举秋狝大典”,进行军事活动和行围绥武之地。本套书反映了清朝蒙古盟旗木兰围场管理及备办皇家秋狝事宜历史,对研究清
本书力图使图像和文字相结合更直观更艺术地体现武汉城市风貌。它将从各个侧面展现出武汉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以及当下的飞速发展景象,呈现武汉地方特色的独特魅力,以有助于读者更具象地了解武汉,为外地人提供一个别致的旅游指南。全书分“城之风“水之韵”“山之魂”“汉之根”“编外篇”五个主题篇章,每一个篇章按关键词又分为若干板块,每
本书为“考古广西”丛书的一个分册。水是生命之源,运河是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方式,一度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广西历史上也曾因运河的开凿开启崭新的篇章,运河修建与开发对区域发展有着深刻的作用。广西有灵渠、桂柳运河、潭蓬运河、西坑运河、皇帝沟运河等多条人工运河,这些运河连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沟通了西江
绍兴是一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市。越王勾践曾在此设立国都、王安石也曾赞叹绍兴的山水……2500年的建城史,让绍兴留下了无数的历史遗存、名人足迹、民俗风情,而这些文化遗产多又与绍兴的名山佳水紧密相连。为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落实生态浙江建设要求,绍兴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联合绍兴市